要點:
BTC與英偉達的相關性已飆升至0.75,創下一年來最高水平。
分析師擔憂這種相關性可能導致BTC價格最高下跌80%。
BTC和英偉達股票(NVDA)當前的同步走勢比過去一年中任何時候都更為緊密。這一現象使一些市場觀察者對可能出現的類似1990年代後期互聯網泡沫時代的崩盤表示擔憂。
高風險的AI對AI交易構成加密貨幣崩盤風險
截至週五,BTC與全球頂級芯片製造商的52周相關性已攀升至0.75。這發生在英偉達和BTC估值雙雙創下歷史新高的同一週內。
英偉達股價年初至今已攀升43.6%,週四觸及195.30美元的高點,而BTC週一也上漲35.25%,突破12.627萬美元。
這種步調一致的上漲趨勢表明,交易者可能正將BTC視為高貝塔值的科技資產。然而,這些相似之處也引發了對AI泡沫的憂慮,多位分析師正將當前情況與1990年代後期的互聯網狂熱進行對比。
市場評論員The Great Martis指出,AI-加密貨幣的上漲可能代表著"雙重泡沫"。
與AI相關交易的激增凸顯了這種狂熱現象。本週,OpenAI同意在未來數年內斥資數百億美元購買AMD芯片,而AMD則計劃使OpenAI成為其最大股東之一。
這一舉措正在少數AI公司之間形成投資循環。例如,OpenAI與甲骨文(Oracle)簽訂了價值3000億美元的協議。
同樣的甲骨文正擔任英偉達的戰略計算合作夥伴,而英偉達則計劃向OpenAI投入1000億美元。
英偉達和OpenAI還都在大力投資另一家雲計算公司CoreWeave。英偉達已購買了價值63億美元的其服務,而OpenAI則承諾投入高達224億美元。
簡而言之,這些AI巨頭正在互相注資,使資金在同一個小圈子內循環流轉。隨著AMD的加入,分析師將這種自我強化的投資循環稱為"巨大的警示信號"。
這種情況可以與互聯網泡沫時期相類比,當時思科(Cisco)資助設備採購,實際上刺激了對其自身網絡基礎設施的需求,並推高了估值直至泡沫最終破裂。
The Great Martis指出:"人們經常忘記互聯網泡沫曾導致納斯達克80%的暴跌",他補充道:
"如今,類似的非理性繁榮和一個類似龐氏騙局的萬億美元加密貨幣行業依然存在。"
"人工智能、加密貨幣、量子科技、核能"泡沫警告
知名交易員和投資教育專家Adam Khoo日前發出警告,指出當前人工智能和加密貨幣熱潮結束時,BTC可能成為市場調整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Khoo在分析中回顧了2000-2002年市場崩盤的歷史經驗。他指出,當時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通過戰略性地完全規避科技行業,轉而持有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和穆迪等具有穩健盈利能力的傳統企業,最終實現了80%的顯著收益。
"資金從科技領域大規模撤出,隨後湧入所有非科技板塊,"Khoo在分析中強調道,並進一步警告:
"當人工智能/加密貨幣/量子科技/核能泡沫最終破裂時,這些行業中被嚴重高估且尚未實現盈利的投資標的將面臨50%至80%的暴跌。"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大師巴菲特目前既未持有英偉達也未持有AMD股票,更未涉足他曾稱之為"比老鼠藥還糟"的BTC。相反,他正坐擁創紀錄的3500億美元現金儲備,這一策略與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前伯克希爾採取的謹慎立場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