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京東、螞蟻、騰訊等互聯網巨頭在香港爭搶穩定幣牌照時,一個出乎意料的身影正悄然接近牌桌——黃光裕和他的國美。這位曾經的中國首富,如今帶著他的零售帝國,可能成為人民幣穩定幣戰場的一匹黑馬。這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對當前穩定幣格局、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以及國美獨特優勢的深度分析。一場跨界逆襲的序幕悄然拉開,昔日零售巨頭可能成為金融新棋局的關鍵變量,顛覆我們對Web3金融格局的固有認知。

一、香港穩定幣盛宴:京東只是“優等生”之一

香港2025年《穩定幣條例》的通過,確實引發了一輪穩定幣熱潮。京東也確實在其中,其旗下的京東幣鏈科技已在香港金管局的“穩定幣沙盒”中測試與港元掛鉤的JD-HKD。然而,京東並非唯一玩家。螞蟻、騰訊、小米等巨頭也都在這條賽道上。在這場競賽中,京東更像是一個“合規優等生”,而非顛覆者。

二、港元穩定幣的“天生局限”與人民幣穩定幣的戰略機遇

香港的穩定幣設計存在天然瓶頸。港元本身與美元掛鉤,實行聯繫匯率制度。這意味著港元穩定幣本質仍是美元體系的延伸,難以擺脫美元的影子。正如一些觀點指出,港元穩定幣的穩定性,不由香港決定,仍由美元定義。這種依附性限制了其獨立發揮戰略作用的空間。

相比港元穩定幣,人民幣穩定幣更具戰略意義。它被視為突破美元霸權、推動中國金融自主的關鍵路徑之一。誰能發行人民幣穩定幣也是在打一場愛國人民保衛戰!誰也將被歷史銘記!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和龐大的市場,這為人民幣穩定幣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基本面支撐。

三、為何是黃光裕和國美?“無路可退”的破局動力

在眾多巨頭中,黃光裕領導的國美,具有其獨特優勢,使其成為人民幣穩定幣領域的一匹潛在黑馬:

  • 互聯網O2O基礎: 國美已完成互聯網O2O(線上線下融合),而區塊鏈O2O的核心是連接鏈上資產與現實需求。國美遍布全國的線下零售網絡和供應鏈體系,為RWA(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提供了天然的場景和基礎。

  • “無路可退”的破局動力: 與京東劉強東“選擇過多”不同,黃光裕的“無路可退”反而成為破局動力。國美當前的困境讓轉型迫在眉睫,穩定幣與RWA賽道不僅能符合國家金融戰略,還能與國美現有的線下零售場景深度綁定,為其帶來新的生機。

  • RWA的天然契合點: RWA(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是區塊鏈技術結合實體經濟的關鍵一環。地方政府已嘗試將優質資產通過RWA工具上鏈發幣融資,核心訴求很實在:“能否搞到錢”。這種金融工具的實用化傾向,與國美遍布全國的線下資產和供應鏈體系具有天然契合點。國美龐大的庫存、供應鏈應收賬款、甚至門店資產,都可能成為RWA代幣化的優質標的。

  • 企業家的“謙卑”與“躬身入局”: 面對區塊鏈和穩定幣等新事物,企業家需要放下過往成就,以謙卑心態學習並參與。黃光裕近年來多次嘗試轉型,從家裝到“元宇宙”,但收效甚微。然而,這種“屢敗屢戰”的經歷,也可能成為其寶貴財富。避免因自滿錯失變革機遇,對企業家至關重要。黃光裕的經歷可能讓他更願意“躬身入局”,以實踐者的姿態投入到穩定幣的建設中。

四、結語:一場意想不到的逆襲?

人民幣穩定幣的發展需要實體基因與金融創新的結合,需要“躬身入局”的實踐者而非旁觀者。在這場金融創新的大潮中,黃光裕和國美可能正是憑藉其“無路可退的處境”和“線下實體基因”,成為一個意想不到卻又合情理的變量。

當很多人盯著京東的時候,黃光裕和國美可能正在醞釀一場意想不到的逆襲。未來穩定幣領域的競爭,可能不再是大廠們的專屬遊戲。有時候,最大的優勢不是選擇過多,而是別無選擇。這場人民幣穩定幣的競賽,或許將由一個出人意料的黑馬,書寫新的篇章。

相關閱讀:馬雲旗下雲鋒金融集資11.7億港元,全面進軍虛擬資產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