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加密貨幣財庫已激增至1000億美元以上,引發分析師擔憂美國有朝一日可能會將其中一些持有量國有化,這一舉措讓人聯想到金本位時代。
企業加密貨幣財庫的數字資產持有量已超過1000億美元,截至7月底,比特幣(BTC)財庫公司累積持有791662枚BTC,價值約950億美元,約占流通供應量的3.98%。
據加密貨幣分析師Willy Woo稱,不斷增長的企業持有量可能為比特幣帶來新的中心化脆弱點,這可能使世界上第一個加密貨幣走上與1971年黃金相同的"國有化路徑"。
"如果美元在結構上變得疲軟,美國可能會向所有財庫公司提出要約並進行中心化,然後將其轉換為數字形式,而不是創建新的金本位,這是一個合理的觀點,"Woo在2025年波羅的海蜜獾大會的小組討論中表示,並補充道:
"然後你可以像1971年發生的那樣撤銷它。而且這一切都圍繞數字比特幣中心化。整個歷史又重複回到了起點。"
1971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結束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暫停了美元與黃金的可兌換性,放棄了每盎司35美元的固定匯率,有效地結束了金本位制。
Woo指出,機構採用仍然是比特幣取代美元、超越黃金並成為新貨幣標準的關鍵步驟。"在大型資本守門人向比特幣開放並投入資金之前,這不會發生,"他說。
這位分析師的評論正值機構採用加速期間,兩週前Cointelegraph在7月25日報導稱,35家公開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持有量均超過1000枚BTC。
據投資者播客網絡和比特幣風險投資基金Ego Death Capital聯合創始人Preston Pysh稱,國有化努力也可能針對比特幣巨鯨。
"他們將奪取比特幣,因為它將有一個不想入獄的機構託管人,"他解釋道,並補充說首要目標可能是"擁有大量比特幣的私人實體"。
儘管存在風險,仍有巨大上漲空間
儘管存在國有化擔憂,不斷增長的企業採用可能帶來1000萬億美元的潛在市場機會。
Woo表示,比特幣在僅僅16年的時間裡已經成為2萬億美元的資產,並補充說"我們還有100倍的增長空間,可能需要幾十年才能達到那裡"。
Woo的預測與Blockstream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dam Back此前的預測一致,後者將比特幣描述為長期1000-200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
"一個可持續且可擴展的1000-2000億美元交易,搶跑超比特幣化。足夠可擴展,讓大多數大型上市公司轉向BTC財庫,"Back在4月26日的X帖子中表示。
超比特幣化是指理論上的未來,比特幣因其通脹經濟學而成為最大的全球貨幣,取代法定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