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穩定幣流入模式與LUNA和FTX崩潰後的水平相似,指向新的積累和突破性反彈的潛力。
比特幣保持在10萬美元以上,但新用戶活動仍然較低,表明處於「HODL」階段,持有者正在等待新需求推動價格走高。
比特幣(BTC)正閃現強勁反彈的早期跡象,但價格圖表並未引起關注。鏈上資料顯示「需求生成」模式類似於Terra/LUNA和FTX崩潰後的積累階段,兩者都標誌著主要週期底部。
比特幣研究員Axel Adler Jr.表示,穩定幣流入的30日移動平均線已跌入負值區域,形成了與2022年相同的「藍色區域」。這表明參與者尚未準備好拋售,在波動性受抑制的情況下,預示著有意義需求的回歸。Adler表示:
「如果流入量保持在或超過LUNA和FTX後的水平,將強烈預示下一輪比特幣反彈的啟動。」
比特幣網路活動訊號顯示HODL主導
BTC價格在10萬美元以上表現強勁,但新UTXO 3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新網路活動的代理指標—仍接近57萬。這比BTC在6萬至7萬美元交易時的活動水平低約40%,遠低於支撐2024年牛市的85萬至100萬區間。
這一分歧表明長期持有者正在鎖定代幣而非移動,創造了供應緊縮情境,如果新需求啟動,價格可能迅速上漲。新UTXO指標突破70萬將表明新參與者正在進入。如果攀升至85萬以上,可能確認全面散戶和機構驅動牛市階段的開始。
交易所流量倍數支持這一設置,追蹤短期到長期BTC流入,已降至歷史上標誌著賣方枯竭階段的區域,此時賣方流動性減少引發上行價格動能。
與此同時,鯨魚似乎正在動員。大額交易現占所有交易所流量的96%,這一水平歷史上與主要價格擴張相關。這些實體可能為戰略性重新分配定位代幣,通常與價格飆升同步。
BTC在需求-供應失衡中的風險持續
儘管有這些看漲結構訊號,短期風險仍然存在。30日表觀需求指標兩個月來首次轉為負值,表明新買家需求不足以吸收來自礦工和一些長期持有者(LTH)的拋售壓力。這種失衡增加了近期價格回調的風險。
在這種以HODL、賣方枯竭和早期鯨魚活動為特徵的混合環境中,比特幣的下一步走勢取決於新需求是否能超過剩餘拋售。如果動能在11萬美元關鍵阻力位附近停滯,短期回調可能先於更廣泛的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