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隨著投資者從固定收益轉向加密貨幣等風險資產,比特幣價格可能飆升。

  • 通膨憂慮和Strategy可能進入標普500指數可能推動比特幣勢頭。

比特幣(BTC)自週三以來一直在窄幅區間內波動,連續六天價格波動幅度低於3%。這種異常低的波動性促使交易者猜測,突破是否會受到美元走弱的影響,特別是在美國財政狀況持續惡化的情況下。

雖然美元走勢引人關注,但比特幣要觸及11萬美元還需要其他關鍵因素配合。

來源:x/Web3Niels

儘管許多人指出美元強勢與比特幣價格走勢之間存在負相關關係,但歷史數據顯示兩者也有同向趨勢的時期。一個例子發生在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期間。

美元指數(綠色,左軸)vs. 比特幣/美元(右軸)。來源:TradingView / Cointelegraph

在這八個月中,當DXY指數從100攀升至110時比特幣表現強勁,而當美元回撤至104時比特幣走弱。這表明僅僅依靠美元走弱來解釋比特幣潛在牛市缺乏堅實基礎,因為兩種資產在近期歷史中都表現出同步強勢。

美國經濟仍是主導力量,占全球產出的26%。然而,根據全球投資研究,納斯達克100指數成分公司46%的收入來自國際市場。DXY指數走弱往往有利於這些公司,因為它們的外匯收入在轉換回美元時變得更有價值。

比特幣會從通膨、資本輪動和標普500重新平衡中受益嗎?

許多投資者仍將比特幣歸類為風險資產,而非完全不相關的金融替代品。隨著納斯達克100指數在6月30日創下歷史新高,投資者信心上升,鼓勵一些人從固定收益轉向高風險資產,可能包括比特幣。

比特幣突破11萬美元的另一個可能催化劑是通膨壓力重現。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從3月到5月保持在2.3%以下,此前通膨連續五個月超過美聯準會目標。

美國PCE指數。來源:Bloomberg, Saxo

美國4月徵收的10%進口關稅正隨著供應鏈調整逐漸轉嫁給消費者。DataWeave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Karthik Bettadapura告訴雅虎財經:"我們在6月看到的是首次廣泛的價格上調,因為賣家開始適應更高的到岸成本。"

無論比特幣與消費價格的相關性是否成立,這種加密貨幣長期以來一直被宣傳為通膨避險工具,特別是在2021年牛市期間。比特幣經常被描述為數位黃金,但其2024年114%的漲幅表明,即使在低通膨環境下價格也能上漲。

雖然與比特幣本身沒有直接關係,但Strategy(MSTR)可能被納入標普500指數被一些人視為次要驅動因素。Semler Scientific董事Joe Burnett表示,"如果被納入,被動資本的海嘯將開始追逐比特幣。"

最終,比特幣突破11萬美元的潛力可能由多種力量推動:股市創紀錄高點後更強的風險偏好、重新出現的通膨憂慮,以及Strategy可能被納入標普500指數——所有這些都可能匯聚在一起,為BTC價格創造有利勢頭。

相關推薦:六月數據圖解:比特幣(BTC)算力下降15%,26家公司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