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BTC非流動供應量現已達到1430萬枚,創歷史新高。
巨鯨正在吸收幾乎300%的年度開採BTC供應量。
BTC的非流動供應量,即長期持有者極少消費歷史的幣種,已攀升至歷史最高水平。
市場情報公司Glassnode數據顯示,BTC的"非流動供應量"已突破至創紀錄的1430萬枚。
BTC非流動供應量創歷史新高
自今年1月1日以來,持有超過七年未售出的BTC數量增加了422,430多枚,於週五達到1430萬枚的歷史新高。
鑑於BTC當前約1992萬的流通供應量,這意味著所有已開採BTC的72%以上現被歸類為不流動狀態。
這表明投資者傾向於持有而非交易其BTC,從而縮減了可在交易所出售的流動性部分。
此現象也凸顯了長期持有者(LTHs)和巨鯨持續累積的趨勢,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對BTC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念不斷增強。
資產管理巨頭Fidelity預測,到2025年,長期持有者和企業財庫可能鎖定超過600萬枚比特幣,進一步收緊供應並可能推動價格上漲。
Fidelity指出,自2016年以來,長期持有者持有的BTC總供應量已實現季度環比增長。同時,擁有至少1,000枚BTC的上市公司持有量自2020年以來也呈現季度環比增長。
Fidelity表示:"我們估計,到2025年底,這兩類群體將持有超過600萬枚BTC——占2100萬枚BTC總量的28%以上。"
據Cointelegraph報導,2025年企業BTC戰略儲備和ETF發行商的集體持有量已上漲30%,從1月1日的224萬枚增至週二的288萬枚。
這一增長趨勢凸顯了BTC供應正穩步集中到主要機構和企業參與者手中的現象。
BTC巨鯨吸收了近300%的新增供應
據Glassnode數據顯示,BTC巨鯨和鯊魚級投資者目前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吸收BTC——約為年度發行量的300%——而交易所則以史無前例的速度面臨BTC流出現象。
Glassnode分析指出,隨著資金持續外流,BTC在交易所的年度吸收率已跌破-150%。這一數據表明投資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自我託管或長期持有策略。
與此同時,大型持幣者(持有100-1,000+枚BTC)正在吸納幾乎是新增發行量三倍的BTC,這標誌著BTC歷史上鯊魚和巨鯨級投資者累積速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市場專家認為,這標誌著一種結構性轉變,傳統金融機構正日益採納BTC,尤其隨著BTC財庫公司的崛起和持續強勁的ETF需求。這一趨勢導致加密貨幣交易所的BTC供應持續減少,同時大型持幣者維持長期看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