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BTC)挖礦難度於週五降至146.7萬億,網路算力——用於保護此去中心化協議的總計算能力平均值——創下每秒超過1.2萬億次雜湊的歷史新高。
根據CoinWarz數據,BTC挖礦難度較上一調整週期的歷史最高水平150.8萬億下降約2.7%。
CryptoQuant數據顯示,網路算力週二創下新高,雖然稍微回落,但仍維持在1.2萬億以上。CoinWarz預測:
「下一次難度調整預計於2025年10月29日上午8時14分49秒(UTC時間)進行,比特幣挖礦難度將從146.72萬億提升至156.92萬億,預計於1474個區塊後進行。」
算力增加顯示礦工必須投入更多計算資源以在比特幣帳本新增區塊。這使得礦工面臨的困境壓力加劇,他們正在應對貿易政策、區塊獎勵減少及競爭等挑戰。
礦工尋求替代收入來源,供應鏈問題逐漸浮現
挖礦公司持續尋找替代收入來源以彌補數位貨幣挖礦不足,包括擴展業務至AI資料中心及其他高效能運算領域。
Core Scientific、Hut 8與IREN於2024年將資源重新分配至AI資料中心,提升獲利並減少對加密貨幣挖礦收入的依賴。
然而,進軍AI資料中心導致礦工與AI基礎設施供應商之間出現緊張,因為兩個高耗能產業均在爭取廉價能源以支撐營運。
即使開拓新收入來源,挖礦產業仍面臨監管挑戰與持續惡化的供應鏈問題,而這些問題源自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推動的全面貿易關稅。
關稅提高了在受關稅影響司法管轄區取得挖礦硬體的成本,使相關地區礦工相較於無須負擔額外關稅成本的礦工處於競爭劣勢。
此外,若美中貿易緊張持續升溫,對電腦處理器、晶片及其他電子產品的出口管制,可能進一步加劇硬體取得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