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正以比特幣財庫自居,目前持有量接近105萬枚比特幣(BTC)。

私營企業也紛紛加入,至少68家公司共計增持了279,185枚比特幣,使總量達到133萬枚,占比特幣供應量約6.3%。現在的問題是,這些儲備會繼續閒置,還是將被充分利用。

Cointelegraph採訪時,他表示:“有很多個人和私營企業持有比特幣,並在關注比特幣借貸及收益機會。”

Bitcoin Core, Bitcoin Price, Digital Asset, Bitcoin Adoption, Bitcoin ETF, ETF, Features
至少273家公私企業報告了比特幣投資。來源: BitcoinTreasuries.NET

Schroé最初是在比利時攻讀密碼學期間接觸到比特幣,當時他與一些早期的比特幣貢獻者一起研究認證加密技術。隨後,他進入哈佛商學院學習,並創立了Botanix Labs——一個旨在將被動價值存儲的比特幣轉化為可用金融系統的收益側鏈項目。

“每個比特幣持有者想要的唯一東西——一旦你理解了完整的比特幣願景——就是更多的比特幣。”

將企業比特幣轉化為營運資金

現貨型比特幣ETF持有的比特幣數量甚至超過所有公私企業總和,接近170萬枚。但其監管架構並不允許對這些資產進行運作。

Schroé表示,他們採用Coinbase或Anchorage等託管方,因此自己既沒有密鑰,也沒有實際所有權。“第二步就是合規——如果你是ETF持有人,你就不能這麼做。”

這一限制源於美國證券法對現貨型比特幣ETF結構的規定。這類基金作為《1933年證券法》下註冊的大宗商品信託,並依據《1934年交易法》上市。這一框架允許其追蹤比特幣價格,但禁止主動操作相關資產。按設計,其申報文件明確禁止借貸、質押或再質押資產,以確保其作為被動工具而非註冊投資公司的合規性。

Bitcoin Core, Bitcoin Price, Digital Asset, Bitcoin Adoption, Bitcoin ETF, ETF, Features
BlackRock的IBIT在ETF中持有最多的比特幣。來源:SoSoValue

各家現貨型比特幣ETF均在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指出了相關規定。其中規模最大的貝萊德iShares Bitcoin Trust申報文件顯示,其持有804,944枚,“信託、發起人及服務提供方不會出借、質押或再質押信託資產,也不會將信託資產作為任何貸款或類似安排的抵押品,除非用於擔保貿易信用還款。”

部分數字資產財庫已開始嘗試收益策略。在Solana鏈上,DeFi Development Corp(DFDV)通過質押其持倉、運行驗證節點並參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以逐步擴大代幣餘額。

類似的方法也正在其他區塊鏈網絡中出現,而以Botanix為代表的原生比特幣項目則致力於複製這種模式,使持有人能夠在自主管理代幣的同時獲得收益。

然而,比特幣相關收益始終是業內關注的敏感話題。此前Celsius和BlockFi等中心化借貸平台因槓桿過高或對手風險而崩潰。這段歷史令業內人士對相關敘事保持警惕,尤其當創新與投機性再質押界限模糊時更甚。

“這正是任何產品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Schroé表示。“最初會出現各種想法和嘗試,但我認為我們已經走出了那個階段。”

“像Aave和Dolomite這樣的協議現在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資產,並有四到五年的記錄。它們經受住了這些週期,市場變得更加安全。”

構建基於比特幣的新金融層

Schroé希望通過打造基於比特幣的新金融層,使其不僅僅被視為數字黃金。通過Botanix Labs,他正在構建一個側鏈系統,讓用戶無需放棄託管權即可獲得比特幣收益。

這一理念核心在於重新思考收益來源。在失敗案例如Celsius中,用戶將比特幣存入中心化平台,由平台控制資金後出借給對沖基金及其他對手方,並承諾高額回報。這一體系依賴鏈外槓桿及不透明借貸,一旦市場崩潰便難以為繼。

Botanix則作為去中心化協議運行。用戶將比特幣質押進Botanix側鏈智能合約,可獲得帶息BTC代幣回報。這一區別同樣體現在收益來源上。

Bitcoin Core, Bitcoin Price, Digital Asset, Bitcoin Adoption, Bitcoin ETF, ETF, Features
Botanix目前在13,144個錢包中提供100枚質押比特幣的3.46%年利率(APR)。來源:Botanix

Botanix將收益與網絡使用本身掛鉤,就像以太坊的質押獎勵一樣,區塊鏈交易為回報提供資金。該模型仍然存在新興DeFi協議常見的風險,例如智能合約和橋接中的漏洞或錯誤。

“我認為比特幣已經贏得了作為貨幣的地位,”Schroé說。“下一步是一個金融系統,一個交換媒介。”

比特幣的代碼分歧與企業採用

隨著基於比特幣貸款及收益產品日益流行,這一全球首個區塊鏈加密貨幣正從單純存儲和投機向功能性經濟體演進。

對於Schroé而言,其目標不是照搬傳統金融策略,而是打造原生於比特幣的新型金融體系。Botanix採用兼容以太坊虛擬機(EVM)的環境,通過BTC結算Gas費和抵押物,實現直接在相關鏈上進行借貸及流動性提供等業務。

這一理念正處於關於比特幣發展方向的重要分歧之中。有建設者如Schroé認為實用性才是網絡邏輯演進方向;而極端主義者則視之為干擾,會引入2022年擊垮DeFi及中心化借貸機構那種傳染風險。

他告訴Cointelegraph,這種緊張關係恰恰體現了比特幣生態韌性。他舉例稱最近Bitcoin Core與Knots開發者之間圍繞過濾政策和治理發生分歧。

“我覺得Bitcoin Core仍應傾聽市場聲音,應傾聽社區意見,”他說。“不存在所謂Bitcoin Core完全掌控一切這種情況。”

這種分歧反映出,比特幣無論在代碼還是應用層面都持續演變。當開發者爭論治理與純粹性的同時,各類公司和建設者正在探索如何讓它超越靜態價值存儲屬性。

相關推薦:隨著美聯儲降息概率突破 98%,比特幣(BTC)價格開始突破 11.2 萬美元關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