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情報公司Arkham表示,週四首次在14年多後轉移的86億美元比特幣,似乎並未流向拋售市場。
“沒有跡象顯示該大額持有者正在出售比特幣,”Arkham於週五在X平台發文稱。Arkham補充道,這八筆轉帳分別每次從八個超過14年未動用的錢包中轉出1萬枚比特幣(BTC),原因可能是持有者將原有傳統錢包升級至Native SegWit(隔離見證)地址,據稱這種升級能提升安全性並降低手續費。
Arkham稱比特幣轉帳“或與錢包升級相關”
“昨天的80億美元轉帳可能與地址升級有關,是從1開頭的地址遷移至bc1q開頭的地址,”Arkham表示。
Arkham當日早些時候還表示,這些比特幣最初於2011年4月2日或5月4日存入這些錢包,14年多來一直未被動用。該公司補充,目前這些比特幣已存放在八個新錢包中,至今尚未再次轉移。
同日,區塊鏈研究公司10x Research發文指出,儘管目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這批大額比特幣正被準備出售,其分析“長期認為早期持有者正在逐步向ETF及企業金庫需求轉移資產”。
趙長鵬(CZ)稱巨額轉帳後自己“入場太晚”
今年2月,比特幣知名人士PlanB(鏈上分析師)曾透露,他已將全部比特幣持倉轉換為現貨比特幣ETF。“不再為密鑰煩惱讓我安心不少。我想我已經不再是‘極致主義者’了,”PlanB於2月15日在X平台發文稱。
與此同時,Coinbase產品負責人Conor Grogan則提出了一個更令人擔憂的可能性。
Grogan表示,這筆86億美元比特幣轉帳極小概率是因黑客入侵所致,若屬實,這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起重大盜竊事件。
“如果是真的(再次強調,這只是我的推測),這無疑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宗劫案,”Grogan在週五於X平台寫道。
此次轉帳引發了整個加密行業的廣泛關注,一些業內人士以輕鬆的態度看待此事。幣安前首席執行官趙長鵬(CZ)就表示:“我進加密圈太晚了。”
“看到2011年的大戶隨意轉移當年以0.1美元購得的加密資產,”趙長鵬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