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的奠基性文件迎來17週年,標誌著這一世界首個去中心化數位貨幣從小眾金融實驗發展為價值2萬億美元、被政府和機構持有的全球資產的歷程。
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在17年前的今天,即2008年10月31日,首次分享了比特幣白皮書,以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這份題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文件描述了一個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網路,能夠通過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防止雙重支付。
白皮書發布三個月後,中本聰通過鑄造第一個比特幣區塊——創世區塊,獲得50枚比特幣獎勵,啟動了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網路。
17年後,比特幣已成長為價值數萬億美元的資產,根據CompaniesMarketCap的數據,其排名為全球第八大最有價值資產,僅次於白銀和亞馬遜。
加密投資組合管理平台CoinStat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Narek Gevorgyan表示,比特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長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資產之一。
"從那時起,我們見證了顯著增長:機構採用、監管明確,以及數百萬用戶通過數位資產發現財務自由,"他告訴Cointelegraph,並補充道:
"比特幣的歷程象徵的不僅僅是市值;它代表著一場全球性的透明度、所有權和創新運動。"
比特幣價格面臨7年來首個紅色十月
儘管迎來里程碑,比特幣將錄得7年來10月份的首次月度虧損。CoinGlass數據顯示,BTC本月下跌超過3.5%,打破了連續6年"漲十月"的正收益表現。
歷史上,被稱為"漲十月"的10月是比特幣第二強勢月份,平均回報率為19.9%。比特幣上次在10月份錄得虧損是在2018年,當時下跌3.8%。
創紀錄的190億美元加密市場崩盤使比特幣價格在10月17日跌至4個月低點104000美元。
加密分析師將此次調整視為"受控去槓桿化",這對於清除市場過度槓桿並為下一輪上漲提供更可持續基礎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