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向加密貨幣交易所Bitstamp頒發許可證,允許其為新加坡居民提供服務,該公司於週四宣布。
Bitstamp表示,此次獲批是其在亞太(APAC)地區擴張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6月,MAS要求所有為海外客戶提供服務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獲得許可證,否則將面臨驅逐、監禁及罰款等處罰。監管機構同時警告稱,獲得許可證的難度極高。MAS官員補充道:
“MAS對發放許可證設定了極高門檻,通常不會批准。這類業務模式的洗錢風險較高,且若其主要受監管活動不在新加坡境內,MAS無法有效監管相關人員。”
新加坡出台的新監管政策引發了本地加密貨幣企業的擔憂,因為無牌運營的最後期限為本週一,這讓部分企業的未來變得不確定。
儘管本地採用率偏低,新加坡仍是國際加密貨幣樞紐
新加坡正逐步成為亞太地區的加密貨幣中心,與香港這一作為監管沙盒的特別經濟區一道,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數字貨幣市場。
有利於創新的監管環境和對消費者保護的高度重視,使得2024年大量加密貨幣企業湧入新加坡。MAS當年批准的加密貨幣業務申請數量是2023年的兩倍。
儘管國際加密貨幣及Web3企業大量落地、數字資產認知度極高,但本地加密貨幣採用率依然偏低。
根據Independent Reserve Cryptocurrency Index Singapore 2025調研,約94%的新加坡人至少了解一種數字資產。而目前僅有29%的人表示他們當前或曾經持有加密貨幣。
不出意料,68%的加密貨幣持有者擁有比特幣(BTC),即首個加密貨幣,也是市值最大的數字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