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分析師Jordi Visser表示,加密巨鯨和長期持有者選擇套現退出市場,對市場形成持續的拋壓,使加密貨幣價格因此受到壓制,這種情況類似於2000年代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股市表現。
Visser認為,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價格表現與2000年代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股市走勢頗為相似,當時股市最大跌幅高達80%,隨後經歷了16年的盤整才重新回到此前高點。
Visser表示,這意味著,在危機期間投資科技行業的風險投資者,由於鎖定期限制,不得不長期持有這些資產。待到解禁後,他們又急於將手中資產拋售。他補充道:
“許多股票的交易價格低於其IPO價格。我們現在正處於類似的情況。風險投資和內部投資者迫切需要流動性或贖回,賣出每一次反彈。這就是我在Solana、以太坊、每個山寨幣和比特幣上所經歷的。”
Visser澄清稱,加密貨幣價格不會像當年那樣需要16年才能反彈,他只是用2000年代互聯網泡沫後的情形來說明當前的市場機制,並表示加密貨幣正接近本輪盤整週期尾聲,最多還需1年時間。
這一分析出現在對加密貨幣和比特幣潛在崩盤的擔憂之際,多位分析師和投資機構因此下調了最為樂觀的價格預測。
比特幣是否在10萬美元左右觸底?
部分分析師認為,比特幣價格已顯現築底跡象,但也有人擔心如果拋壓持續增加,可能會進一步下探。
據CryptoQuant分析師Julio Moreno指出,巨鯨和長期持有者通常會在歷史高點套現,而巨鯨賣出本身並不是問題。
只有當新的需求無法吸收被大量拋售至市場上的比特幣供應時,來自巨鯨和長期持有者的賣方壓力才會真正壓制資產價格。
Moreno表示,“自10月以來,長期持有者的賣出行為有所增加;這並不新鮮,但需求正在萎縮,無法以更高價格消化長期持有者釋放出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