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比特幣(BTC)經常被譽為終極的“持有型資產”,但在一個便捷且看似值得信賴的中介機構仍發揮重要作用的世界裡,並非所有人都為自主管理做好了準備。
Circuit 是一家為數位資產提供企業級恢復方案的公司,押注越來越多的機構會選擇其恢復系統,以防止災難性損失。
週一,該公司宣佈其機構級加密貨幣恢復引擎正式面向公眾發布,並由其自動資產提取(AAE)技術驅動。當私鑰丟失或檢測到威脅時,該系統會自動將資產轉移至預先授權的安全金庫。
該方案首批服務於兩家機構用戶:總部位於阿聯酋的託管機構 Tungsten,以及為加密交易所和代幣化服務提供託管基礎設施的 Palisade。
Circuit 創始人兼 CEO Harry Donnelly 表示,遺失密鑰和託管失誤市場目前尚未得到充分服務,尤其是在越來越多機構用戶湧入加密領域的背景下。
“資產永久丟失是主流採用路上的最大障礙之一,”Donnelly 在給 Cointelegraph 的書面聲明中表示,“我們看到媒體對加密貨幣被盜事件的大量報導,正是因為這些損失不可逆轉,沒有像傳統金融那樣的‘撤銷’按鈕。”
Donnelly 稱,機構在真正堅定進入該領域之前,必須確保其資產可以恢復。
“機構將資產恢復視為基本要求,而非可有可無。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持有數位資產,確保這些資產不會憑空消失變得至關重要。機構心態關注風險管理和受託責任。”
丟失的比特幣是一種“捐贈”,但事情沒那麼簡單
許多比特幣支持者認為丟失的幣就是對網路的一種“捐贈”,因為它們無法被找回,從而有效減少了流通供應,可能推高價格。
Donnelly 原則上同意這一觀點,但他表示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這一說法並不成立,尤其是考慮到更廣泛的採用。
“對於機構用戶而言,認為丟失的比特幣只是對其他持有者的‘捐贈’這一想法難以接受,”他說。
儘管具體數字各有不同,但 Ledger 報告稱,目前約有 230 萬至 370 萬枚 BTC 丟失或無法找回,約占比特幣固定供應量的 11% 至 18%。
“絕大多數人並不具備真正自主管理資產的能力;這在技術上非常複雜,而且帶來不可逆轉的風險,”Donnelly 表示,“傳統金融之所以有中介和託管方,是因為當出現問題時,他們能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