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穩定幣存款支付利息可能引發類似1980年代貨幣市場基金繁榮的銀行資金外流浪潮,花旗未來金融主管Ronit Ghose在週一發布的報告中警告稱。

據《金融時報》報導,Ghose將向穩定幣支付利息可能引發的資金外流與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貨幣市場基金的興起進行了比較。

美聯儲數據顯示,這些基金從1975年的約40億美元激增至1982年的2350億美元,超越了存款利率受到嚴格監管的銀行。1981年至1982年間,銀行賬戶提取資金超過新存款320億美元。

諮詢公司普華永道(PwC)銀行和資本市場諮詢負責人Sean Viergutz同樣表示,消費者轉向收益更高的穩定幣可能給銀行業帶來麻煩。

"銀行可能面臨更高的融資成本,因為需要更多依賴批發市場或提高存款利率,這可能使家庭和企業的信貸成本更加昂貴,"他說。

美國銀行反對穩定幣收益

GENIUS法案不允許穩定幣發行商向持有者提供利息,但並未將禁令擴展至加密貨幣交易所或關聯企業。這一監管設置引發了銀行業的強烈反應。

以銀行政策研究所(Bank Policy Institute)為首的幾個美國銀行集團已敦促當地監管機構關閉他們所說的漏洞,該漏洞可能間接允許穩定幣發行商向穩定幣支付利息或收益。

在最近的一封信中,該組織論證稱,所謂的漏洞可能擾亂向美國企業和家庭提供信貸的流動,可能引發傳統銀行系統6.6萬億美元的存款外流。

加密行業不買帳

加密行業反擊了銀行的擔憂,兩個行業組織敦促立法者拒絕關閉"漏洞"的提案。這些組織警告稱,修訂將使競爭環境向傳統銀行傾斜,同時抑制創新和消費者選擇。

美國政府已成為採用美元掛鉤穩定幣的主要支持者。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在3月表示,美國政府將使用穩定幣來確保美元保持世界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他當時說:

"我們將對穩定幣制度進行大量思考,正如特朗普總統所指示的,我們將保持美元作為世界主導儲備貨幣,我們將使用穩定幣來實現這一目標。"

相關推薦:報導稱,全球監管機構和交易所在致SEC信函中反對代幣化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