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傳統公司開始嘗試將數位資產作為其企業財庫策略的一部分,這標誌著企業對加密貨幣在財務管理中作用看法的轉變。
僅本週,來自農業、消費製造業甚至一家近80年歷史的日本紡織公司等不同行業的公司都宣布配置比特幣(BTC)、瑞波幣(XRP)和Solana(SOL)等代幣。
週三,農業技術公司Nature's Miracle宣布將為瑞波幣(XRP)企業財庫配置高達2,000萬美元資金,成為最新轉向山寨幣財庫策略的公司之一。
消費製造公司Upexi也在週三披露,為其企業財庫收購了83,000枚SOL代幣,價值1,670萬美元。
一天前,主要從事紡織和回收業務的日本上市公司Kitabo透露,計劃購買8億日圓(約560萬美元)的比特幣作為公司儲備。
比特幣財庫公司的興起推動了企業財庫選擇的擴展,許多企業現在考慮將數位資產用於財庫策略。隨著這一趨勢的增長,分析師警告加密貨幣財庫公司面臨的市場和投資風險不斷增加。
加密貨幣財庫公司增長趨勢相關風險
包括比特幣財庫公司在內的加密貨幣持有公司面臨多項法律和市場風險,分析師警告這些風險可能導致這些公司崩潰,並可能在加密貨幣市場造成更廣泛的影響。
根據風險投資公司Breed在6月發布的報告,只有少數比特幣財庫公司能夠生存下來。
報告作者認為,即使比特幣價格的微小下跌也可能引發過度槓桿化BTC公司的死亡螺旋,這些公司將被迫出售其BTC來償還債務,可能導致價格下跌和企業信貸枯竭的惡性循環。
如果加密貨幣市場表現不佳或股價等傳統財務指標下跌,數位資產持有公司還可能面臨成本高昂的投資者訴訟。
持有山寨幣的公司面臨的風險更加複雜,這些公司持有的通脹資產在市場週期間可能經歷90%的回撤,且往往在單一市場週期內達到峰值。
內容創作者和社群成員Viktor在X上寫道:"山寨幣沒有底線,因此一旦'音樂停止'就完蛋了,而BTC財庫公司有底線,這個底線獨立於它們,並且往往隨時間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