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Kevin de Patoul,Keyrock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加密貨幣現在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基金和鏈上財庫都是我們多年來一直在談論的流行詞。2022年,當炒作遠超實際採用時,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的一份報告預測,代幣化資產的總規模到2030年可能達到16萬億美元。2025年當前市值為500億美元。
這次感覺略有不同,不僅僅是因為貝萊德(BlackRock)等巨頭正在推出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或Circle的USDC成為鏈上國債的事實結算層。
而是因為敘事終於與現實碰撞:真實的企業、真實的現金流和真實的合規。
然而,儘管有這些勢頭,有一件事仍然將行業拖到倒退的邊緣:對理想化監管框架的追求。
進步需要迭代,而非完美
金融的未來是數位化的。從債券到房地產的每一個資產類別最終都將以代幣化形式存在,當它存在時,它必須提供的不僅僅是數位複製品。數位化將意味著更快、更便宜、更容易進入的市場。
如果機構無法大規模配置資本,這些都無關緊要。機構對不確定性過敏,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問題不在於監管機構沒有行動。而在於當前方法優先考慮理論完整性而非實際清晰度。
通用框架、無縫跨境規則和全球協調在紙面上聽起來不錯。然而,在實踐中,它們導致了癱瘓。人們談論傳統金融(TradFi)擁有"全球制度",但尚不清楚這是否嚴格正確。歐洲的巴塞爾協議III與美國的銀行規則不同。加密貨幣並非獨特地分裂。一般來說,全球金融是孤立的。等待一個難以捉摸的一刀切解決方案將延遲進展。
這種分化的現實在主要市場中可見。在美國,代幣化股票被明確定義為證券。MiCA在歐洲提供了一個受歡迎的總體規劃,但其局限性已經顯而易見,特別是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領域。新加坡允許機構投資者投資代幣化債券,同時阻止公開零售參與。
這些例子不是監管失敗。它們證明監管在演進。挑戰不是監管模糊性,而是缺乏市場基礎設施和強勁需求,軌道已經就位但最終利用不足。市場可以在不完美的規則下運作。如果每個人都待在場邊,它們就無法運作。
等待的代價
機構不猶豫是因為他們不喜歡區塊鏈。而是因為沒有人想向董事會或監管機構解釋為什麼他們支持可能被追溯認定違反現行法律的資產。
銀行的轉換成本在於拆除和重建,這使得很難為他們仍然認為是利基市場的東西證明這種徹底改革的合理性。在一些地區,你可以自信地投入資本和服務。在其他地區,即使是輕微的許可差距也迫使參與者坐在場邊。
不確定性不僅減緩採用。不確定性推高了法律意見的成本,迫使公司隔離整個業務部門,並削弱跨境流動性。每個司法管轄區都成為自己的法律雷區。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這是監管清晰度的深層次、系統性問題。
清晰度釋放資本,即使它是混亂的
事實是,加密貨幣不需要完美的全球監管就能蓬勃發展。傳統資本市場在遠非統一的框架下運作了幾十年。重要的是基線水平的清晰度和一致性,足以讓公司評估和定價風險。以影子銀行為例:一個60萬億美元的系統,與正式監管並存,而不是在其之外。它複雜且不完美,但它運作。
這不是關於放鬆監管。而是關於區分必要保障措施和無法實現的理想主義。欺詐預防和投資者保護很重要,但它們不需要完美的全球框架。
對於監管機構來說,前進的道路是優先考慮迭代清晰度並發布規則,即使它們會演變。今天的進步比明天的完美更好。對於金融機構來說,最大的風險在於落後。代幣化不會等待確定性,敏捷的參與者已經在提供可行指導的司法管轄區建設。對於加密貨幣建設者來說,挑戰是停止等待外部驗證,在今天可用的法律框架內運作,同時積極推動漸進式改進。
代幣化解決真正的問題——如果我們允許的話
代幣化的價值不僅僅是加密貨幣內部人士的新奇事物。它是關於解決真正的問題——以天而不是秒計算的結算時間、被困在對帳中的資本以及被鎖在司法管轄區牆後的資產類別。
穩定幣已經展示了藍圖。當監管機構提供清晰度,即使是不完美的清晰度,採用就會爆發。代幣化證券可以跟隨——但只有當我們停止將監管視為"完美"和"破碎"之間的二元選擇時。一些批評者可能將此視為滿足於平庸,但迭代進步是金融系統成熟的方式。
從理論到現實
加密貨幣已經超越了投機性模因。我們正在處理現金為正的企業將真實資金轉移到鏈上。如果有擁抱迭代進步的時刻,就是現在。願意在清晰(如果不斷發展)的監管環境中運作的公司將定義金融的下一章。
進步等於動力,而非完美。如果行業被迫在邊緣等待框架的整體性,數位資產革命將保持令人沮喪的理論狀態。
觀點作者:Kevin de Patoul,Keyrock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