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傳統金融(TradFi)關注加密借貸市場,社區成員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借貸協議如何與主流金融機構競爭發表了看法。
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正在探索直接以加密資產作為抵押進行貸款,如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一位未具名消息人士稱,該銀行可能最早在2026年推出這一服務,但計劃仍處於早期階段。
隨著主要TradFi參與者關注加密借貸市場,DeFi借貸者面臨的競爭壓力正在上升。然而,1inch聯合創始人Sergej Kunz告訴Cointelegraph,DeFi中的加密借貸相較於傳統金融機構具有不可否認的優勢。
Kunz強調用戶體驗、更廣泛的抵押品支持和市場驅動的費用優化是DeFi相較於TradFi的優勢之一。
DeFi支持更多抵押品選項和更優費用
“DeFi借貸平台提供更簡單直接的用戶體驗,”Kunz告訴Cointelegraph。“與TradFi同行不同,它們支持更廣泛的抵押品選項,其清算過程通常比TradFi更晚發生。”
他補充說,TradFi服務通常收取更高的費用,而DeFi平台可以從市場驅動的費用優化中受益。
Xapo Bank投資負責人Gadi Chait同意DeFi和TradFi可能服務於不同的受眾,儘管利率可能成為競爭點。
Chait告訴Cointelegraph,雖然TradFi巨頭可能會提供利率較低的加密抵押貸款,但他不認為利率會有顯著差異。
Chait告訴Cointelegraph:“重要的是要記住,DeFi通常費用較低,這有助於抵消任何利率差異。” 並補充說DeFi和TradFi通常服務於不同的市場。
Chait還表示,儘管摩根大通的帳戶基礎龐大,但它僅代表了可服務市場的一小部分。
“加密借貸市場廣闊,有空間容納多個具有不同優勢的參與者,”Chait說道。
無許可訪問仍是DeFi的優勢
儘管TradFi的加密借貸進入迫在眉睫,但無許可訪問仍是DeFi的顯著優勢,社交加密投資平台Zignaly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財務官Abdul Rafay Gadit表示。
Gadit告訴Cointelegraph:“雖然主要TradFi機構目前可能提供較低的貸款利率,但它們是在嚴格控制的框架內進行的。” 並指出託管風險、嚴格的客戶身份識別要求和地理限制。
相比之下,DeFi的設計允許任何擁有互聯網連接和錢包的人參與,無需任何文書工作或集中審批。
Gadit表示,DeFi不應僅在利率上競爭,而應依靠其獨特之處。這包括可組合性、抗審查性和無摩擦的全球訪問。
機構數字資產平台XBTO的高級交易員George Mandres表示,專業化很重要。
Mandres告訴Cointelegraph,傳統貸款機構可能會在BTC、ETH和穩定幣等高市值資產的受監管貸款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
然而,這位交易員表示,DeFi的優勢在於其能夠提供對長尾資產和大機構不太可能支持的用例的訪問。
“最終,DeFi可能需要發展成兩條軌道。一條針對零售,一條針對機構,”Mandres補充道。
摩根大通的進入對加密貨幣是“淨利好”
Ibanera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Michael Carbonara告訴Cointelegraph,摩根大通可能進入加密借貸市場對加密領域來說可能是“淨利好”。
Carbonara表示,機構參與往往為新興市場帶來更好的流動性、基礎設施和合法性。這些現在可以擴展到數字資產領域。
“這相當於對更廣泛的數字資產領域的驗證,”Carbonara說道,強調這一舉動標誌著加密貨幣向更成熟金融部門的過渡。
他說,這些發展表明傳統金融參與者不再是被動觀察者,而是已經成為Web3經濟的活躍參與者。
“雖然這可能會增加對本土加密參與者的監管和競爭壓力,但此類參與者帶來的合法性和網絡效應的增加往往有利於整個生態系統,”Carbonara補充道。
雖然摩根大通關注加密借貸可能是一個有趣的發展,但Rosenblatt Law的法律加密專家Tom Spiller告訴Cointelegraph,這“並不顯著”。
Spiller表示,摩根大通只是“在玩弄一個已經有多年歷史的業務線。”他還表示,潛在的產品線明年才會實現,這意味著他們仍然容易隨大流——僅僅因為其他人也在做——這導致了次貸危機。
Spiller向Cointelegraph表示:“他們適應變化的速度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