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資產財庫(DAT)公司的繁榮——由Strategy的比特幣購買成功所推動——讓比特幣、以太幣和Solana等加密貨幣備受關注。然而,渣打銀行週一警告稱,隨著許多DAT的市場淨資產價值(mNAV)在最近幾週暴跌,這種關注度已經減弱,使較小的公司面臨日益增長的風險。

在DAT領域,mNAV衡量的是公司企業價值與其加密貨幣持有價值的比率。mNAV高於1可以讓公司發行新股並繼續累積數位資產。低於這一門檻,擴大持有量就變得更加困難且不夠謹慎。

渣打銀行指出,幾家知名DAT最近已跌破這一關鍵水平,實際上切斷了它們繼續購買的能力。

該銀行表示:"DAT mNAV的近期暴跌可能會推動差異化和市場整合。差異化將有利於同類中最大的、融資成本最低的以及具有質押收益的公司"——這暗指Strategy(MSTR)和Bitmine(BMNR)等大型流動性強的參與者,以及能夠通過低成本債務籌集資金的公司。

該研究追蹤了包括Strategy、Bitmine、Metaplanet(MTPLF)、Sharplink Gaming(SBET)、Upexi(UPXI)和DeFi Development Corp(DFDV)在內的公司,突出顯示了它們的估值在最近幾週如何被壓縮。

數位資產財庫的mNAV自6月以來一直面臨廣泛壓力。來源:渣打銀行

據該銀行稱,mNAV受到抑制是由市場飽和、投資者日益謹慎、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以及以太幣(ETH)和Solana(SOL)財庫策略的快速擴張所驅動的。

分析師寫道:"我們認為市場飽和是近期mNAV壓縮的主要驅動因素",並指出Strategy在收購比特幣(BTC)方面的成功已經催生了89個模仿者。

如果mNAV持續低迷,渣打銀行預計該行業將出現整合,較大的參與者可能會收購較弱的競爭對手。例如,該銀行建議,Strategy可以通過收購以折扣價交易的財庫同行來維持其激進的比特幣購買熱潮。

隨著加密貨幣牛市的加劇,DAT策略已從比特幣擴展到包括以太幣和Solana等其他貨幣。來源:渣打銀行

數位資產財庫公司面臨日益增長的風險

雖然幾家上市公司已將加密貨幣添加到其資產負債表中,但數位資產財庫公司通過將這些持有量作為其商業策略的核心而進一步發展了這種方法。

除了渣打銀行,Cointelegraph此前也標記了這種模式的風險,指出一些公司放棄了陷入困境的核心業務,重新包裝為加密財庫,以期搭上數位資產繁榮的順風車。

風險投資公司Breed也呼應了這些擔憂。6月,該公司警告稱,只有少數比特幣財庫公司可能逃脫由mNAV下跌引發的"死亡螺旋"。

Breed的分析師寫道:"最終,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維持持久的MNAV溢價。它們將通過強有力的領導、嚴格的執行、精明的行銷以及無論市場如何波動都能繼續增長每股比特幣的獨特策略來贏得這一地位。"

來源:Galaxy Research

紐約數位投資集團(NYDIG)也強調了DAT溢價的縮窄,因為股價與基礎加密貨幣持有量之間的差距繼續縮小。

NYDIG全球研究主管Greg Cipolaro表示,造成壓縮的因素包括"投資者對即將到來的供應解鎖的焦慮、DAT管理團隊不斷變化的企業目標、股票發行的實質性增加、投資者獲利了結以及財庫策略之間的有限差異化"。

其他觀察者則進行了更尖銳的類比。加密借貸公司Milo首席執行官Josip Rupena將DAT策略比作擔保債務憑證——這種複雜的金融產品幫助引發了2008年金融危機:

"有這樣一個方面,人們拿一個相當可靠的產品,過去的抵押貸款或今天的比特幣和其他數位資產,然後開始對它們進行工程設計,將它們引向投資者不確定自己所獲得敞口的方向。"

相關推薦:David Bailey:"表現不佳的山寨幣"正在混淆財庫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