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和華爾街金融機構正逐漸將以太幣識別為下一個新興儲備資產,這一趨勢恰逢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網絡在週三迎來其十週年慶典。
以太坊於2015年7月30日正式上線,引入智能合約功能並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統奠定了基礎。該網絡已實現十年不間斷運行的卓越成就。
為紀念這一里程碑,Cointelegraph回顧了五大企業以太幣(ETH)持有者,凸顯以太幣作為上市公司戰略儲備資產的崛起地位。
上市比特幣(BTC)挖礦公司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是最大的ETH持倉企業,持有625,000枚ETH,占ETH總流通供應量的0.52%。該挖礦公司此前曾宣布計劃收購以太幣供應量的5%,在週二宣布1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後,這一信號表明該公司將進行更多投資。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Sharplink位居第二,持有438,190枚ETH作為其"主要"儲備資產。該公司於7月21日至週日期間以平均價格3,756美元購入價值2.9億美元的以太幣。
Bit Digital作為第三大企業ETH持有者,總計持有100,603枚ETH。該公司於7月7日宣布轉向以太坊儲備戰略,包括1.72億美元的公開股權融資以及將資產負債表從比特幣轉換為以太幣。
以太坊節點驗證商BTCS Inc.位列第四,總計持有70,028枚ETH。BTCS於週一宣布完成1000萬美元可轉換票據發行計劃,使該公司僅2025年一年籌集的資本總額達到2.07億美元。
媒體科技公司GameSquare Holdings Inc.位居第五,持有12,913枚ETH。該公司已為更廣泛的加密資產管理戰略預留2.5億美元。
華爾街正"回暖"接受以太幣作為財政儲備資產
據加密貨幣交易所Bitget首席執行官Gracy Chen指出,機構投資者正日益將以太坊視為下一個主要的數字儲備資產。
"考慮到全球資產很可能在區塊鏈上被代幣化,以太坊在佔據這一市場大份額方面具有競爭優勢,"Chen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指出。"基於這一點,機構投資者認為以太坊是繼比特幣之後的下一個新興財政儲備資產。"
她進一步補充:"華爾街機構和更廣泛的傳統金融世界剛剛開始認同以太坊作為財政儲備資產的理念。"
近幾個月來,以太幣的儲備收購已顯著加速。渣打銀行週二發布的報告顯示,自6月以來,加密貨幣財政儲備公司已購買了超過1%的ETH流通供應量,同期表現超過了專注於比特幣的公司。
該報告指出,專注於以太坊的財政儲備公司長期可能持有高達10%的總供應量,主要原因是監管套利機會以及通過質押和DeFi獲得的可編程收益。
結合美國現貨以太幣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強勁資金流入,持續的機構積累可能有助於推動ETH突破4000美元水平——這也是渣打銀行設定的年末價格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