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ri一位分析師在週末引發激烈討論,他宣稱以太坊“正在衰落”,理由是其網絡收入在8月出現下滑。

Messari研究經理AJC於週六在X平台發帖表示,“以太坊的基本面正在崩潰”,8月以太坊的交易手續費收入為3920萬美元,同比下降逾40%,環比下降約20%。

來源:AJC

不過,許多業內人士對此並不認同。他們指出以太坊多項指標持續提升,包括應用收入、穩定幣供應、Layer 2擴容進展,以及以太坊作為大宗商品而非科技股的定位——這意味著不應僅以收入衡量其價值。

以太坊生態依然活躍

以太坊收入下降很大程度上源於2024年3月的Dencun升級,該升級降低了以太坊作為基礎層為Layer 2擴容網絡提交交易時的手續費。

Apollo Crypto投資公司首席投資官Henrik Andersson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以太坊“正在衰落”的說法並不成立,因為以太坊L2分析工具growthepie數據顯示,它依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穩定幣供應、網絡吞吐量和活躍地址數均處於或接近歷史高點”。

據投資研究平台YCharts數據顯示,截至8月30日,以太坊每日活躍地址數超過55.2萬個,較2024年同期增長21%。

Cryptocurrencies, Technology, Fees, Social Media
截至8月30日,以太坊上有超過552,000個日活躍地址。來源:YCharts

Andersson表示:“我們認為,以太坊和比特幣(BTC)在加密資產組合中均不可或缺。”

“以太坊正在成為金融的中立去中心化基礎層,就像比特幣不是基於收入而是作為價值儲存來估值一樣,我們不認為以太坊可以僅基於其收入進行估值。”

針對批評,AJC則為其以收入評價L1區塊鏈的方式進行辯護。他解釋稱,由於該收入以以太幣(ETH)計價,而以太幣曾是消費需求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如今這一指標“正趨近於零”。

同時,AJC認為活躍地址和交易數“在衡量需求方面並無意義”。

以太坊今年已被宣告“死亡”40次

據Ethereum Obituaries統計,自2014年以來,以太坊已至少被宣佈“死亡”150次,其中約40次發生在今年。

在ACJ的帖子之前,以太坊已被宣告死亡150次。來源:Ethereum Obituaries

Merkle Tree Capital首席投資官Ryan McMillin對Cointelegraph表示,以太坊持續適應變化,但每當敘事疲弱、手續費下降、交易量下滑或競爭對手超越時,就會被宣佈“死亡”。

他表示,理論上,由於智能合約領域競爭激烈,開發者和資本可能會逐步但永久性地轉向其他平台。

“但實際上,其開發者社區、成熟的DeFi協議和合規性使以太坊比訃告所顯示的更具韌性。目前的主流觀點是,以太坊將成為TradFi的首選公鏈,儘管索拉納(SOL)ETF也可能帶來衝擊,”McMillin說道。

“更重要的是,加密行業正逐步發展為資產多元化的生態系統,未來數年以太坊仍將是其中的核心組成部分,與其他L1的競爭也將帶來積極影響。”

McMillin表示,他並不認為以太坊“正在衰落”,但坦言其近兩年來一直處於“困境”,因為它夾在比特幣(BTC)作為數字黃金的敘事與索拉納(SOL)作為更快、更便宜替代方案的定位之間。

“以太坊的‘超聲貨幣’定位無法與比特幣(BTC)更強的貨幣溢價抗衡,而在網絡吞吐量和成本方面,索拉納(SOL)帶來了數量級的提升。”他說。

McMillin還指出,2025年推動以太坊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其現貨型ETF,這為傳統金融資金流入打開了通道,並將以太幣(ETH)定位為穩定幣採用和網絡增長的槓桿投資標的。

“但這種優勢可能不會持續太久,現貨Solana ETF預計將在未來幾週內推出,這可能會迅速平衡主流資本流入的競爭環境。”

相關推薦:比特幣巨鯨自2022年中以來最大規模拋售,11.5萬枚BTC被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