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rifuge公司(專注於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的首席法律顧問Eli Cohen表示,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近日就離岸交易所在外國交易所(FBOT)框架下為美國居民提供服務發布的諮詢意見,並不會促使離岸加密交易所重新進入美國市場。
Cohen在接受Cointelegraph採訪時表示,FBOT框架下為美國客戶服務所需的結算、清算及其他監管要求均針對傳統金融體系設計,不適用於加密貨幣交易所,並且這些要求難以甚至無法滿足。
Cohen還指出,CFTC的指導意見明確,只有獲得許可的期貨佣金商(FCM)、期貨合約自營商以及其他受嚴格監管的實體,才有資格根據FBOT框架提出申請。他補充說:
“主要問題在於,只有美國以外受監管的交易所可以申請FBOT。因此,必須在本國擁有現有的監管框架。”
Cohen補充道,許多交易所之所以選擇在塞舌爾或其他無監管轄區設立,是為了規避此類監管框架。
Cohen表示,為加密貨幣交易所提供明確監管的最佳方式,是通過國會立法,將加密貨幣監管納入法律體系,從而建立不隨政府更迭而變化的長效機制。
CFTC的“加密衝刺”承諾為法規提供明確性並改革金融系統
CFTC的“加密貨幣衝刺(Crypto Sprint)”計劃旨在推動加密監管體系改革,助力美國實現總統特朗普提出的“打造全球加密領導者”目標。
今年7月,特朗普政府發布的加密貨幣報告提出了多項政策建議,包括賦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CFTC對加密貨幣的聯合監管權。
兩大監管機構已提出多項協作政策,推動金融市場實現全天候24小時不間斷交易,涵蓋各類資產。
這一擬議變革將成為傳統金融市場的重要分水嶺。目前,傳統金融市場在夜間和週末不開放,並在特定節假日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