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ENIUS法案》的通過被廣泛讚譽為穩定幣採用的重大進步,但其中一項關鍵條款可能會削弱數位美元相比貨幣市場基金的吸引力,這引發了人們對該法案作者是否受到銀行業壓力影響而限制收益型穩定幣的質疑。
《GENIUS法案》明確禁止發行方提供收益型穩定幣,實際上阻止了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從其數位美元持倉中賺取利息。
因此,跨鏈互操作性協議Wanchain首席執行官Temujin Louie警告不要將該立法視為行業的完全勝利。
"在真空環境中,這可能是對的,"Louie對Cointelegraph表示。"但通過明確禁止穩定幣發行方提供收益,《GENIUS法案》實際上保護了貨幣市場基金的一個主要優勢。"
Cointelegraph此前報導,貨幣市場基金(MMF)正在成為華爾街對穩定幣的回應,特別是以代幣化形式發行時。摩根大通策略師Teresa Ho指出,代幣化MMF可能會開啟新的用例,比如作為保證金抵押品。
Louie同意這一觀點,聲稱"代幣化使貨幣市場基金能夠採用以前讓穩定幣獨特的速度和靈活性,而不會犧牲安全性和監管監督。"
安永全球區塊鏈負責人Paul Brody對Cointelegraph表示,代幣化MMF和代幣化存款"可能在鏈上找到重要的新機會",特別是在穩定幣持倉沒有收益的情況下。
"貨幣市場基金對終端用戶來說可以運作得很像穩定幣,但區別在於它們確實提供收益,"Brody說。
根據安永的Brody的說法,收益的可獲得性可能是代幣化MMF和穩定幣之間的決定性因素。不過,他指出穩定幣保留了某些優勢:
"穩定幣被允許作為無記名資產,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輕鬆地投入到DeFi服務和其他鏈上金融服務中,而無需複雜的訪問和轉移控制管理。如果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有許多限制阻止此類使用,收益的吸引力可能不足以抵消增加的操作複雜性。"
銀行業對穩定幣辯論的控制
《GENIUS法案》對收益型穩定幣的禁令並不令人意外,Cointelegraph此前報導稱,銀行遊說集團似乎對圍繞穩定幣的持續政策辯論施加了重大影響。
早在5月,紐約大學教授兼區塊鏈顧問Austin Campbell引用銀行業內部消息來源,透露金融機構正在積極遊說阻止計息穩定幣,以保護其長期以來的商業模式。
Campbell表示,在數十年向儲戶提供微薄利息後,銀行擔心如果允許穩定幣發行方直接向持有者提供收益,它們的競爭力將受到威脅。
儘管如此,收益型數位資產確實存在於美國,儘管顯然受到證券監管的管轄。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了該國首個收益型穩定幣證券,由Figure Markets發行。該代幣名為YLDS,發行時提供3.85%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