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作為最古老、最受信賴的價值儲存工具之一,在短短24小時內遭遇殘酷拋售,市值蒸發數萬億美元,超過了比特幣的整體價值。
據金融分析出版物The Kobeissi Letter報導,黃金市場延續了週二的大幅調整,週三市值蒸發了2.5萬億美元。
這次8%的跌幅使黃金有望創下自2013年以來最大的兩日跌幅,在投資者因其2022年早期60%的漲幅而將其作為對沖通脹和市場波動的工具後,這次下跌在投資者中引發了恐慌。
儘管比特幣(BTC)——因其供應量上限而常被稱為"數字黃金"——以更劇烈的日常調整和兩位數百分比跌幅而聞名,但黃金的最新崩盤凸顯了即使是"避險"資產也無法免受急劇拋售的影響。
黃金7%的跌幅很罕見:崩盤原因分析
這種規模的調整極不尋常,理論上只會"每24萬個交易日發生一次",瑞士資源投資者Alexander Stahel在週二的X平台帖子中觀察到。
"黃金給我們上了一堂統計學課,"他說,並補充道該資產自1971年以來面臨過更大的回撤,此類調整已發生21次。
在談到下跌原因時,Stahel指出了日益增長的錯失恐懼症(FOMO),因為在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尋求黃金股票、實物金條和代幣化黃金敞口的情況下,"黃金狂熱"勢頭不斷積聚。
"FOMO導致了最近的上漲。現在,獲利了結和弱勢資金被震出,"Stahel說,並補充道從統計學角度來看,"更平靜的日子即將到來"的可能性很大。
加密貨幣恐懼貪婪指數降至2022年以來最低水平
由於黃金2.5萬億美元的跌幅超過了比特幣22萬億美元的整體市值,一些評論員強調了與加密貨幣市場相比這次調整的規模。
"就市值而言,黃金今天的跌幅相當於現存所有加密貨幣價值的55%,"交易員Peter Brandt在週二的X帖子中寫道。
比特幣長期以來因波動性而受到批評,這是反對其作為合法價值儲存工具的關鍵論據之一,根據Coinbase數據,比特幣從日內高點114000美元下跌了5.2%,不過截至發稿時日跌幅約為0.8%。
雖然比特幣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昨日錄得1.42億美元資金流入,但更廣泛的加密貨幣市場勢頭陷入"極度恐懼",加密貨幣恐懼貪婪指數暴跌至2022年12月以來未見的水平。
黃金持續的波動性出現在德意志銀行宏觀策略師Marion Laboure觀察到黃金和比特幣之間一系列相似性的幾週後,這可能使加密貨幣資產成為有吸引力的價值儲存工具。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還強調,儘管以美元計價拋物線式突破新高,但黃金僅在10月初才超越其實際調整後的歷史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