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官員警告稱,隨著本地穩定幣監管新規的實施,欺詐風險有所增加。

據財經媒體智通財經8月18日報導,SFC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恒表示,近期穩定幣相關監管措施出台後,欺詐風險上升。他提醒投資者保持審慎,避免因市場炒作或價格走勢而做出不理性的投資決策。

葉志恒的言論出現在8月1日新穩定幣監管規則生效後,當天香港市場上部分穩定幣公司出現兩位數虧損。分析師當時認為,此次拋售屬於市場的正常調整,因為穩定幣發行方所面臨的監管要求比預期更加嚴格。

不過,葉志恒也指出,部分公司僅憑披露計劃申請穩定幣牌照,其股價便大幅上漲。

香港當局警告穩定幣投機

上週四,SFC與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就近期與穩定幣相關的市場波動聯合發布聲明。監管機構提及近期公司與穩定幣相關的市場劇烈變動。

聲明指出:“這些波動似乎主要源於企業公告、新聞報導、社交媒體內容,或市場對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參與相關活動或在香港推動此類計劃可行性的猜測。”

SFC還表示,將持續密切監督香港的交易活動。監管機構表示,將對任何可能損害市場誠信的操縱或欺詐行為採取嚴格措施。

加密貨幣監管為香港監管重點領域

相關警告發布之際,香港已開始執行《穩定幣條例》。該條例自8月1日起生效,並規定六個月的合規過渡期。

《穩定幣條例》已將向零售投資者提供或宣傳未經許可的法幣掛鉤穩定幣定為刑事犯罪。這些措施出台時,香港有關部門已完成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框架。同時,設立了專門的公共牌照登記系統。

上週,SFC還發布了加密貨幣託管標準的即刻生效指導,提出了全面的安全要求,並禁止在冷錢包管理中使用智能合約。這一規定可能與多家行業龍頭企業的現有做法存在衝突,更需引起關注。

相關推薦:韓國濟州市將查封涉嫌逃稅者的加密貨幣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