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穩定幣牌照申請的最新進展引發全球關注:截至8月底,已有77家機構表達申領意向,而工銀亞洲和滙豐銀行等傳統金融巨頭也已明確表態申請。此前,中銀香港和渣打銀行被認為是首批牌照的有力競爭者。這一系列動作,不僅彰顯了香港在全球數字資產領域的領先地位,更在彭博社看來,可能預示著中國在加密貨幣監管上的重大轉向,一場圍繞穩定幣的全球貨幣主權博弈正悄然打響。

香港穩定幣牌照爭奪戰:傳統金融巨頭跑步入場

香港金融管理局首階段僅計劃發出數個穩定幣牌照,但截至8月底,已有高達77家機構表達了申領意向,競爭異常激烈。這其中,傳統金融機構的積極參與尤為引人注目:

  • 中資銀行: 繼中銀香港之後,工商銀行(亞洲)也已向金管局提交申請,成為另一家明確表態的主要中資銀行。這表明中國國有銀行體系正通過香港這一「試驗田」,積極探索數字資產領域的合規路徑。

  • 國際銀行: 滙豐銀行也已表態申請穩定幣牌照,與渣打銀行等國際巨頭共同角逐。這些全球性銀行的入局,不僅帶來了雄厚的資金和技術實力,更預示著穩定幣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將日益提升。

香港之所以成為穩定幣牌照的「香餑餑」,得益於其審慎而開放的監管框架。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擁抱虛擬資產和Web3產業,致力於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此次《穩定幣條例》的通過和沙盒試點的推進,使香港成為全球首個針對法定貨幣穩定幣建立全面監管框架的司法管轄區。這種「先試點後立法」的模式,在鼓勵金融創新與維護金融穩定之間取得了平衡,吸引了全球目光。

彭博社觀點:中國或借穩定幣,打響貨幣主權保衛戰

彭博社評論指出,自2009年比特幣誕生以來,中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一直呈現「每四年一次」的緊縮週期。從2013年下令支付提供商取消對比特幣機構的服務,到2017年取締ICO並關閉交易所,再到2021年宣布所有加密貨幣交易非法,監管態度一直強硬。

然而,彭博社認為,本月恰逢上次大規模緊縮政策四週年紀念日,預計下一步舉措將是改變策略,放鬆相關政策。而原因,則在於美元,或者更準確地說,是預期中大量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的湧現。

  • 美元穩定幣的威脅: 如今,美國已對這些1:1複製的法定貨幣給予了監管批准,價值5.7萬億美元的穩定幣市場規模預計將翻一番。隨著交易規模的擴大,以及更多數字美元的鑄造,它們將挑戰世界其他地區的貨幣主權。作為傳統貨幣和投機性加密貨幣投資之間的橋樑,它們基本上是無害的。但作為主流交易媒介,它們會滲透到常規交易中。

  • 對中國的不利影響: 然而,一些經濟體希望在21世紀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僅僅通過禁令可能無法有效應對美國穩定幣的影響。要在這一領域形成競爭優勢,現在是時候積極參與這場博弈了——香港地區為此提供了重要機遇。香港地區既是全球金融中心,也是數字資產創新的重要試驗場。

  • 香港的戰略角色: 香港正準備發放港元穩定幣牌照。不過,彭博社認為,未來香港也可能推出受監管的人民幣數字貨幣,或至少是其離岸人民幣(CNH)穩定幣。已有足夠多的中國有影響力的聲音在討論這種可能性。這些貨幣的效用可能在於地緣政治。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戰使中國尋求自身勢力範圍變得更加緊迫。習近平主席在天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印度總理莫迪的熱情會晤,以及即將由巴西總統盧拉·達席爾瓦主持的金磚國家領導人通話,都為中國打造新的貿易和支付聯盟提供了機遇。

  • 私營部門主導的穩定幣: 人們普遍認為,官方貨幣的數字版本——數字人民幣——將補充其他政府支持的舉措,例如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然而,即使在國內市場,數字人民幣也尚未真正普及。在跨境支付方面,相關部門的重點似乎將轉向香港地區發行的、由私營部門主導的穩定幣,京東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關聯公司螞蟻集團正在積極推動此類穩定幣的推出。

  • 合規與風險: 但相關監管部門會願意支持這樣的項目嗎?目前,超過五分之三的加密貨幣非法活動是通過穩定幣進行的。離岸人民幣的數字孿生在公鏈上從一個匿名錢包轉移到另一個錢包,也會帶來同樣的風險。正因如此,香港至少在初期要求發行機構(或香港持牌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在每次發行、贖回或交易穩定幣時,都要驗證代幣持有者的身份。對於無所不能的加密貨幣世界來說,這是一個相當繁瑣的限制。然而,對監管層面來說,這卻是一道至關重要的護欄。監管機構不希望經紀商向內地受眾過度宣傳穩定幣。他們希望的是穩步增長,而不是投機狂熱。

正如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學者劉宗原所言:「通過允許在香港進行基於離岸人民幣的穩定幣試點,中國可以在保持內地資本管制完整的情況下,探索代幣化的人民幣在海外流通。」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不會使人民幣成為全球首選的儲備貨幣,但目標是在好戰的白宮試圖將其對全球金融流動的控制武器化之際,保持相關性。中國目前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與過去相比有所調整,但從未放棄過區塊鏈技術。現在是時候讓這份對技術的信任獲得回報了——通過佈局穩定幣領域。

結語

工銀亞洲、滙豐等傳統金融巨頭爭搶香港穩定幣牌照,以及彭博社對中國可能借穩定幣打響貨幣主權保衛戰的解讀,共同描繪了一幅全球金融格局加速重塑的圖景。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橋樑,正成為數字貨幣領域的重要試驗場。港元穩定幣的推出,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離岸人民幣穩定幣,不僅將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更可能成為中國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尋求突破、應對美元霸權挑戰的關鍵一步。這場由穩定幣引發的金融變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改變著全球金融的未來。

相关推荐:觀點:加密貨幣的未來在於實現支付全球擴展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