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Nanak Nihal Singh Khalsa,Holonym基金會聯合創始人
在追求人類進步和改善人類生活的過程中,人類往往創造的問題比能解決的更多。
這是一個可以追溯到我們起源的意外後果循環。穴居人創造武器來幫助狩獵和採集食物,結果這些武器卻成為衝突和戰爭的導火索。同樣的循環在截然不同的情況下重複著,但如果任其發展和惡化,會產生類似的後果。
我們現在已經牢固地進入了數位時代。我們大多數關鍵系統和基礎設施都在尋找上網的途徑。其中一個系統是身份,這是人權和個人自由的交匯點。身份是人類存在如此關鍵的一個方面,失去它可能意味著一個人生命的終結,無論是字面意思還是比喻意義。
然而,現代基礎設施正在無意中將人類的一些成員判處這種命運,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
最新的數位身份基礎設施,如密碼學系統和零知識(ZK)證明,只有擁有特定工具的世界公民才能使用: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這只代表了全世界人口的一小部分。大約27億人沒有智慧型手機,而大約26億人仍然處於離線狀態。如果我們的身份系統不能滿足人類這一部分的需求,我們就不能真正稱其為身份系統。
無國籍的密碼學身份
越來越明顯的是,人類目前在數位身份方面走的道路只通向一個地方:反烏托邦的未來。為了防止這種現實,迫切需要優先考慮可訪問性和包容性的身份架構,同時限制監控、非人化和侵犯人權的功能。
這些系統理想情況下應該為彈性、低基礎設施環境而設計,在這些環境中,連接性、國家認可或持續供電都無法保證。幸運的是,設計這些系統的技術已經存在。
離線認證
通過二維碼、NFC卡或本地網狀網路進行的離線認證允許在沒有網際網路或持續供電的地方進行離線身份驗證,使其成為更易獲得的數位身份識別形式。
同伴簽名憑證
同伴簽名憑證可以有效替代來自公司和政府機構的身份憑證,提供真正去中心化的身份驗證手段。
這些工具為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數位身份系統提供了一條道路,該系統不易受到監控或非人化的影響,同時提供可訪問性和可靠性。
當前系統的失敗之處
最新數位身份系統的最大問題是,它們無意中強化了傳統系統的一些問題,如非人化、剝削和不可訪問性,儘管方式有所不同。
考慮像國民身份證或SIM卡這樣的傳統系統。這些系統的引入是為了幫助政府對其公民進行分類和組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也排除了那些沒有適當文件的人,擴大了監控能力,並創造了集中控制點。在許多地方,這些系統使個人對過度行為幾乎沒有追索權,它們往往通過使政府能夠在沒有充分保障的情況下監控其公民來破壞隱私權。
同樣的模式目前正在現代數位身份系統中展開。生物識別系統雖然個性化了人類身份並消除了冒充等問題,但引發了對生物識別數據安全和這些數據商品化的擔憂。一些生物識別身份提供商因通過提供金錢補償來換取這些數據而剝削發展中地區而受到審查。
基於區塊鏈的系統解決了其中一些可訪問性挑戰,因為它們通常需要較少的了解你的客戶(KYC)要求,對沒有傳統身份證明的用戶更加開放。然而,它們引入了不同的權衡,其中大多數公共區塊鏈系統使交易歷史對任何人可見,即使它們降低了準入門檻,也創造了潛在的隱私風險。技術複雜性仍然使經驗不足的用戶容易犯錯誤或被剝削。
最終,核心問題是許多系統尚未以服務所有人的方式平衡可訪問性和隱私。數位身份解決方案應該旨在保護用戶隱私,防止審查,並對所有人開放,無論某人是否持有"正確"的文件或工具。
加密貨幣世界需要理解的
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相關技術不會通過吸引更多工程師和風投支持的創始人來改變世界。當它能夠在不損害無國籍者、無證件者和未連接者的安全、尊嚴或控制權的情況下為他們服務時,它將改變世界。
實現這一現實的第一步是用可證明的、同伴錨定的系統取代集中化系統。儘管加密貨幣倡導去中心化,但距離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道主義環境是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的真正試驗場。在舊金山的聯合辦公空間裡談論自主權和抗審查很容易。在不太完美的地方,如難民營、戰區或離網村莊,讓這些理想發揮作用要困難得多,也更加緊迫。
在這些環境中,身份系統依賴的東西,如可信發行者、雲服務、智慧型手機和網際網路,都不可用。如果加密貨幣想要向世界證明其價值,它必須停止只為自己構建。它必須投資於在邊緣工作的基礎設施,在系統崩潰的地方,而不是在它們運行順暢的地方。
現在是我們對想要構建什麼樣的數位身份基礎設施表明立場的時候了,以避免重複過去的錯誤,或者更糟的是,迎來一個反烏托邦的現實,在這個現實中,身份被武器化來對付我們社會中的弱勢群體。
觀點作者:Nanak Nihal Singh Khalsa,Holonym基金會聯合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