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eb3浪潮席捲全球,各國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數位資產的背景下,螞蟻集團的最新動作再次引發市場震動。2025年10月27日,香港經濟日報報導稱,經翻查文件發現,螞蟻集團已在香港申請註冊一系列虛擬資產、穩定幣、區塊鏈相關的商標,包括“ANTCOIN”。這一舉動,不僅預示著螞蟻集團可能在未來開拓傳統支付以外的業務,深入金融科技領域,更引發了市場對其是否準備“發幣”的猜測。結合螞蟻集團在RWA(現實世界資產)領域的宏大布局,以及其獨特的Web3“中國解法”,一場由科技巨頭引領的數位金融變革正呼之欲出。
一、螞蟻集團的“ANTCOIN”商標:發幣猜想與戰略部署
螞蟻集團在香港申請“ANTCOIN”商標,無疑是其在數位資產領域進行前置部署的重要信號。
發幣猜想: “ANTCOIN”這一商標名稱,直接指向了螞蟻集團可能發行自己的數位貨幣或穩定幣。儘管中國大陸對虛擬貨幣交易採取嚴格限制,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構建數位資產監管框架,為合規發行穩定幣提供了可能。
拓展業務邊界: 螞蟻集團此舉旨在拓展傳統支付以外的業務,深入金融科技領域。通過發行數位貨幣或穩定幣,螞蟻集團可以在Web3時代構建更廣闊的數位金融生態。
前置部署: 申請商標是業務拓展的前置部署,表明螞蟻集團對數位資產領域的長期戰略規劃。
二、RWA的宏大實踐:600億能源資產上鏈,重構實體經濟價值流轉
螞蟻集團通過旗下螞蟻鏈平台,正在進行全球範圍內將實體工業資產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最宏大的嘗試之一。
海量數據上鏈: 螞蟻鏈平台已將中國境內1500萬台風力渦輪機、光伏面板等新能源設備的即時數據(發電量、運行狀態、碳指標)上鏈,構建不可竄改的可信數據底座。
數位代幣發行: 基於鏈上數據發行數位代幣,代表資產的所有權或收益權。投資者可通過持有代幣分享資產未來現金流,目前已完成3個清潔能源項目融資(總計3億元)。
戰略意義:
解決傳統痛點: 通過區塊鏈實現多方即時共享可信數據,降低融資信任成本,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激活流動性: 將物理資產轉化為標準化數位憑證,激活流動性。
助力“雙碳”目標: 為分佈式光伏、充電樁等綠色能源項目提供低成本融資方案,助力“雙碳”目標。例如,協鑫能科通過RWA快速完成光伏電站融資。
三、Web3的“中國解法”:無幣區塊鏈+服務實體經濟
螞蟻集團的布局並非簡單炒幣,而是通過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構建獨特的Web3“中國解法”。
無幣化設計: 螞蟻鏈聚焦聯盟鏈技術,不涉及發幣或ICO,與中國政策高度契合。
數位信任網絡: 從能源到算力,螞蟻正構建覆蓋關鍵基礎設施的數位信任網絡,為未來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碳交易等場景鋪路。
行業影響:
資產證券化革命: 代幣化允許將高價值資產拆分至小額投資(如10元起),吸引全球資本參與。
技術標準爭奪: 螞蟻鏈自研高性能引擎,與以太坊等公鏈形成差異化競爭,爭奪Web3底層基礎設施話語權。
政策風向標: 螞蟻模式體現中國“無幣區塊鏈+服務實體經濟”的Web3路徑,為監管提供試點參考。
四、馬雲系Web3布局的協同效應:雲鋒金融的呼應
由馬雲聯合創辦的雲鋒金融,近年來也積極布局數位資產,這與螞蟻集團的戰略方向形成了呼應。
ETH戰略儲備: 雲鋒金融公開購入以太幣(ETH)作為企業戰略儲備,進一步強化鏈上資產布局。
RWA探索: 雲鋒金融也在積極探索RWA的應用,與螞蟻集團在RWA領域的實踐形成協同效應。
五、萬億RWA市場:通往全球流動性的堅實一步
螞蟻集團計劃將600億人民幣的能源資產代幣化,是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將實體工業資產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最宏大的嘗試之一。
巨大潛力: 它不僅展示了螞蟻集團在Web3領域的深遠布局,也為如何利用技術盤活傳統資產、賦能綠色金融提供了一個極具想像力的範本。
監管迷霧: 儘管通往全球流動性的道路上仍佈滿監管的迷霧,但螞蟻集團已經通過紮實的底層技術建設和成功的融資實踐,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結語:
螞蟻集團在香港申請“ANTCOIN”商標,以及其在RWA領域的宏大實踐,共同揭示了馬雲系巨頭在Web3時代的戰略雄心。這不僅預示著螞蟻集團可能在未來發行數位貨幣或穩定幣,更展現了其通過“無幣區塊鏈+服務實體經濟”的獨特Web3“中國解法”,旨在重構實體經濟價值流轉,開啟萬億RWA市場。這場由科技巨頭發起的變革,正試圖為龐大的真實世界資產打開一扇通往數位世界的大門,其後續發展無疑將對全球金融和能源行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相關推薦閱讀: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中美貿易框架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