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廳(FSA)正在準備全面改革該國的加密貨幣監管框架,計劃根據《金融商品交易法》將數位資產歸類為"金融產品"。

根據《朝日新聞》週日的報導,該計劃將對國內交易所上市的105種加密貨幣(包括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引入強制性披露要求,並首次將它們納入內幕交易監管。

報導稱,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交易所將被要求披露其上市的105種代幣的詳細信息,包括該資產是否有可識別的發行方、支撐它的區塊鏈技術以及其波動性特徵。

據報導,FSA計劃在2026年將新的加密貨幣相關法律提案提交日本主要議會會議以獲得批准。

日本著眼於對加密貨幣收益徵收20%統一稅率

FSA還在推動稅收改革。日本目前將加密貨幣收益作為"雜項收入"徵稅,這意味著高收入交易者可能面臨高達55%的稅率,這是世界上最高的稅收體系之一。

該機構現在希望對105種獲批加密貨幣的收益按照與股票類似的方式徵稅,採用20%的統一資本利得稅率。

該提案的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部分是試圖遏制本地加密貨幣市場的內幕交易。根據該法案,能夠獲取非公開信息的個人或實體,例如即將上市、退市計劃或發行方的財務困境,將被禁止買賣受影響的代幣。

日本考慮允許銀行持有比特幣

上月有報導稱,FSA正在考慮允許銀行出於投資目的收購和持有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根據現行規定,由於波動性擔憂,銀行實際上被禁止持有數位資產,但FSA計劃在即將召開的金融服務委員會會議上重新審視這些限制。

據報導,監管機構還在探索是否應允許銀行集團註冊為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使它們能夠直接向客戶提供交易和託管服務。

相關推薦:紐約梅隆銀行(BNY)推出貨幣市場基金,為美國穩定幣發行方託管儲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