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國家銀行作為該國央行,已公佈一項為期三年的路線圖,計劃在金融領域開展資產代幣化的探索與試點。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於週五宣佈,將通過其今年早些時候成立的數字資產創新中心(DAIH),啟動概念驗證(POC)及相關試點項目。

該路線圖的一個關鍵環節是成立資產代幣化行業工作組(IWG)。該工作組將協調全行業的探索、促進知識共享,並識別監管和法律方面的挑戰。

該工作組由BNM與證券委員會(SC)共同領導,初步聚焦於具備明顯經濟價值的基礎應用場景。

存款代幣化、穩定幣、央行數字貨幣集成

央行明確表示,代幣化將專注於現實世界資產,而非加密貨幣。

重點應用場景包括:供應鏈融資以拓展中小企業信貸渠道,推動流動性管理代幣化,以加快結算速度,以及可自動執行符合伊斯蘭教法交易的伊斯蘭金融應用。此外,還涵蓋可編程支付、綠色金融以及全天候跨境貿易結算等領域。

BNM還計劃研究以令吉計價的存款代幣和穩定幣,以實現高效數字結算,同時維護“一幣唯一性”。同時也將探索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幣(wCBDC)的集成。

選擇用例的指導原則。來源:BNM

根據路線圖,馬來西亞還計劃加入其他亞洲監管機構,如新加坡的MAS和香港地區的HKMA,試點資產代幣化以現代化其金融基礎設施。行業對討論文件的反饋開放至2026年3月1日。

馬來西亞監管機構提議加快加密貨幣上市流程

7月,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提出一項新框架,將允許獲批加密貨幣交易所無需事先獲得監管機構批准即可上線特定數字資產。

根據該提案,加密貨幣交易所需確保其上線資產已通過公開安全審計,並且已在符合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標準的平台上交易至少一年。

相關推薦:Coinbase CEO財報會議結尾"彩蛋"引爆預測市場,投注者意外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