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的朋友們應該都還記得,2025 年 7 月特朗普簽署了《GENIUS 法案》。這才沒過多久,美國財政部就啟動了 ANPRM 意見徵集,一下子又在圈子裡引發了熱議。
相信大家都迫切想了解最新情況,颯姐團隊這篇文章還是老樣子,先帶大家回顧美國穩定幣發展史,繼而拆解《GENIUS 法案》和 ANPRM 的核心焦點。
二、美國穩定幣發展史 —— 圍繞《GENIUS 法案》
老友們都清楚,美國加密監管早年間是 “多頭混戰”:SEC 說加密幣是 “證券”,CFTC 說是 “商品”,各州也不一樣,紐約 BitLicense 嚴到勸退企業,懷俄明州卻給加密公司開綠燈。2025 年,局面開始改變,參眾兩院推出的《GENIUS 法案》與《STABLE 法案》相繼落地,標誌著美國穩定幣監管進入 “雙子座” 時代,所以若大家想了解清楚美國穩定幣的現狀和《GENIUS 法案》徵集意見的作用,這兩部法案需要先放在一起唠唠。
這兩部法案堪稱美國穩定幣立法的 “雙子座”,路徑也有相似之處。
先看《GENIUS 法案》(全稱 “2025 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的國家創新法案”),2025 年 2 月由參議員提出,核心是給 “支付型穩定幣” 量身定制發展路徑。它的關鍵內容一表可概覽:
再看《STABLE 法案》(全稱 “2025 年穩定幣透明度和問責制更好的分類帳經濟法案”),它和《GENIUS 法案》核心邏輯一致,但細節有差異。第一,定位側重不同。同樣定義支付型穩定幣,但特別強調 “發行人必須承諾能以固定貨幣兌換、贖回或回購”,更突出保本屬性;第二,核心規則相同:也是 1:1 持高質量流動資產、定期審計披露、許可發行,但在國際發行人要求、州級監管權限上限。
總的來說,這兩部法案沒有實質性衝突,更像 “互補搭檔”:《GENIUS 法案》搭好框架,明確穩定幣的監管歸屬和發展方向;《STABLE 法案》補全透明度和問責細節,盯著用戶資金安全。
二、ANPRM 六大議題及公眾意見焦點
了解了美國穩定幣的發展史後,老友們可以轉移視角看看與評評美國財政部近期發布關於 正式推進《GENIUS 法案》落地的ANPRM。這份意見徵集幾乎覆蓋穩定幣生態全環節,核心聚焦六大議題:一是發行人資質界定(含境外發行人 “等效監管” 認定),二是儲備資產持有與披露規則,三是域外適用範圍(境外機構對美服務的合規要求),四是反洗錢與行銷限制,五是聯邦所得稅定性,六是利息支付禁令(含間接支付爭議)。目前意見還在收集中,雖然結論還難形成,但其中有幾個核心議題颯姐想跟大家唠唠。
第一,誰有資格發行穩定幣,這是決定 USDT 能否留在美國市場的關鍵問題。《GENIUS 法案》規定,只有獲得官方許可的 “支付穩定幣發行機構” 才能在美國發幣。所以美國財政部本次詢問中,一個核心議題是“誰可以在美國發行支付穩定幣”。按照 GENIUS 法案規定,只有被許可的支付穩定幣發行人(PPSI)可以在美國發行這類穩定幣。而在 ANPRM 中還要求公眾反饋是否需要額外定義、是否給小額交易開 “綠色通道”等問題。
對此,對於發行 USDT 的 Tether 公司來說,如果不符合這些新要求,或許就只有三條路可走:要麼按新規整改,要麼退出美國市場,要麼推出符合規定的新幣種。Tether 宣布推出專為美國設計的 USAT,其實就是想通過 “拆分業務” 來滿足監管條件。而對國外發行機構的監管標準認定更有深遠影響,美國通過追問其他國家的監管制度是否達標、機構合規能力如何,實際上是在爭奪全球穩定幣規則的制定權,未來不符合美國標準的外國穩定幣,可能很難進入美國市場。
第二,穩定幣能不能給用戶發收益,這個問題也吵得很兇。法案雖然禁止發行方直接給用戶利息,但沒攔住交易所等平台變相獎勵。比如 Coinbase 平台給用戶 4% 的穩定幣持有獎勵,銀行就不幹了,指責這是偷偷攬儲,還一直在遊說政府改規則。監管部門詢問 “間接給利息算不算違規”,背後其實是傳統金融和加密行業在搶蛋糕。
寫在最後
說到底,《GENIUS 法案》和 ANPRM,本質是美國想把穩定幣圈進美元霸權體系。法案靠綁美債、定框架能保美元穩定幣優勢,但說 “霸權實現” 太樂觀,加密市場本就去中心化,全球監管又在競爭,再加上香港崛起、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推進,颯姐認為美國根本沒法獨大。
最後給老友們一點實在建議,一要盯緊 ANPRM 反饋結果,尤其是儲備託管、利息支付規則,這直接影響 USDT、USDC 的成本和流動性;二重點要看香港市場,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有估值洼地,早布局可能有機會。現在監管和創新天天博弈,看懂規則、選對賽道,才能在穩定幣浪潮裡不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