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最早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如今已停業的比特幣交易所Mt. Gox再次將償付日期推遲,這次延至2026年10月。

此次通知距離原定的2025年10月31日截止日期僅有四天時間。

公告稱,對於已提交必要文件的大多數基礎債權人、早期一次性償付債權人與中期償付債權人,相應款項已經發放,但仍有不少債權人尚未收到資金。

公告寫道:「鑑於盡可能合理地向此類重整債權人進行償付更為理想,經法院許可,破產管理人已變更了截止日期。」

Mt. Gox事件回顧

Mt. Gox在2014年初巔峰時期,佔據全球比特幣(BTC)交易量逾70%。2014年2月,該平台因披露約85萬枚比特幣被駭客盜走而倒閉,並在日本申請破產。

隨後,大約20萬枚比特幣被追回,追回的資產隨後進入了由法院主導的長期處理流程。根據法院批准的重整計劃,破產管理人在2024年開始進行償付,分發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BCH)。

Mt. Gox會引發拋售潮嗎?

市場參與者長期以來對大量待分配的比特幣心存擔憂,有些人認為這可能導致大規模拋售。儘管如此,並不是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持悲觀態度。

根據Arkham Intelligence數據,Mt. Gox目前仍持有34,690枚比特幣,總價值接近40億美元。這一數字較其在2024年中期持有的142,000枚比特幣大幅下降——降幅超過75%。

Mt. Gox持有的比特幣。來源: Arkham Intelligence

然而,早在2024年夏季,一位鏈上分析師建議重新分配只會對拋售壓力產生短期影響。

相關推薦:澳大利亞加密貨幣公司支持法律草案,但"關鍵問題"仍需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