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Will Fey,Ammalgam聯合創始人兼智能合約開發者

我們談論預言機就像談論管道系統:一個讓價格流入協議的隱形公用設施。預言機並非中性基礎設施。它們是依賴項。隨著時間推移,它們已經變成了政治性的。

DeFi建立在一個承諾之上:無需許可的市場、可組合系統和最小化信任。

然而在2025年,大多數主要借貸和交易協議都通過單一預言機網絡路由其最敏感的功能——清算、抵押品檢查、定價決策。

這不是去中心化。這是設計上的風險。

問題並不新鮮,但正在惡化

這不是對構建預言機的人的批評。問題是結構性的。

協議將定價外包以避免操縱、延遲和Gas成本。紙面上說得通。但當預言機停滯時會發生什麼?當延遲飆升至30秒時?當錯誤的數據源強制清算有償付能力的帳戶時?

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就在上週。那可能是最糟糕的時候,但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Venus遭受了由操縱價格源觸發的1億美元清算螺旋。Mango Markets在其預言機被協調攻擊利用後被耗盡。Fortress DAO因預言機操縱損失數百萬美元。Curve在2024年7月的CRV事件中,隨著預言機提供的價值急劇下降,恐慌在借貸協議中蔓延。2022年3月,Inverse Finance損失超過1500萬美元,當時攻擊者操縱定價預言機借出超過其抵押品價值的資金。

協議反覆說同樣的話:"這是預言機問題。"但這正是關鍵所在。如果單一價格源就能摧毀一個系統,那就是嚴重設計缺陷的副作用。

危險不僅僅是技術脆弱性。而是中心化的悄然滲入。當核心系統依賴少數特權數據源時,DeFi就與金融科技無異了。

預言機依賴是一種軟治理形式

如果你的協議償付能力取決於Chainlink的下一個價格變動,那麼Chainlink就是中間件之上的上游治理。

預言機決定何時發生清算、你的抵押品價值以及你能借多少。這是有意義的控制權。然而用戶無法對數據源配置投票,無法審計定價管道的每一步,甚至通常不知道關鍵參數何時發生了變化。

數據源邏輯可以更新,來源可以替換,或者閾值可以重新校準,而無需鏈上治理或社區監督。

這是通過依賴進行的軟治理——未經投票、不透明且日益重要。結果是DeFi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依賴少數不負責任的參與者來獲得影響數十億價值的結果。數據提供商成為事實上的風險管理者,深度嵌入協議邏輯中,卻不受到同樣的審查或制衡。

有趣的是,一些新進入者已經開始重新思考這種模式,專注於透明基礎設施、鏈上可觀察性和最小化延遲。這種新方法和創新架構在某些圈子中獲得了關注,甚至曾短暫出現在DefiLlama指標中,後來被移除。無論Stork是否成為替代方案,朝向預言機多元化的勢頭早就應該出現了。

是時候讓技術棧多樣化了

這不是對預言機的拒絕。這是對可選性的呼籲。

預言機很有用,但不能是唯一的輸入。一些新架構已經在嘗試替代方案。協議正在探索鏈上流動性參考、基於內部AMM的定價以及適應波動性或失敗更新的回退機制。

韌性意味著有不止一種確定真相的方法。如果你的協議因為一個預言機失敗而死亡,你從來就不是去中心化的。你是脆弱的。

我們需要獎勵參與者承擔風險、懲罰危及共享流動性的行為並實時適應壓力的系統。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不完全依賴協議無法控制的基礎設施的系統。

去中心化應該意味著持久性

可選性是真正的終極目標。不是因為它優雅,而是因為它穩健。

DeFi不會僅僅依靠無信任代碼生存——它需要能夠彎曲而不斷裂的系統。基礎設施選擇不僅僅是技術性的,它們是政治性的。每個依賴都是一次投票。如果我們繼續為預言機單一文化投票,當它們成為看門人時我們不應該感到驚訝。

因為當下一次事件發生時(它會發生),你不想成為那個解釋為什麼你的8000萬美元清算事件"只是預言機問題"的人。

觀點作者:Will Fey,Ammalgam聯合創始人兼智能合約開發者。

相關推薦:Bunni DEX 成為本週第二個關閉的加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