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鏈上偵探ZachXBT稱,不同穩定幣代碼和代幣標準的數量正在分割加密生態系統的流動性,並給用戶帶來糟糕的體驗——昂貴、技術性強且耗時。
ZachXBT表示,跨鏈橋接限制、必須用所使用區塊鏈原生代幣支付的Gas費和交易費,以及交易所缺乏通用代幣支持,都是用戶在加密生態系統中轉移穩定幣時面臨的障礙。他給出了以下例子:
“想像一下,你收到USDPT到你的Solana地址,但意識到你的錢包在默認代幣列表中沒有USDPT。你還需要Gas費,所以你從以太坊橋接ETH並等待幾分鐘,然後想在中心化交易所將USDPT兌換成美元。”
從這裡開始,用戶可能意識到他們選擇的交易所不支持該代幣或該代幣的交換,被迫橋接到不同的區塊鏈,在Gas費上花費更多,下載另一個錢包或註冊另一個交易所來執行交易。
行業高管告訴Cointelegraph,缺乏流暢的用戶體驗和直觀的用戶界面(UI)仍然是加密貨幣實現大規模採用並與Web2和傳統金融應用程序平起平坐的最大障礙之一。
抽象化技術性:穩定幣的未來
遠程過程調用(RPC)節點提供商Helius首席執行官Mert Mumtaz表示,加密交易所最終將抽象化穩定幣代碼,並向用戶呈現一個前端界面,僅顯示穩定幣背後的法定貨幣,如美元或英鎊。
Mumtaz說,交易所將在幕後進行跨鏈交換和轉帳的繁重工作,讓用戶能夠無縫地與任何發行商的穩定幣互動,而無需技術障礙。
穩定幣發行商Tether聯合創始人Reeve Collins告訴Cointelegraph,AI代理和自主AI機器人也將通過代表用戶管理錢包,降低使用來自不同發行商或跨區塊鏈網絡的穩定幣的技術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