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Vitaliy Shtyrkin,B2BINPAY首席產品官
多年來,大型零售商在其金融科技部門投入巨資,確信他們可以在內部開發支付解決方案,忽視小型玩家並獨立創新——而且在一段時間內,他們確實成功了。
然而,如今,儘管擁有龐大的資源和全球影響力,企業意識到金錢不再能保證創新。
為什麼?因為規模是一把雙刃劍。企業被官僚主義、監管審查和反壟斷壓力所束縛,這些都減緩了他們的步伐。與此同時,曾經被忽視的金融科技“顛覆者”面臨的限制更少,行動更快。
他們正在測試白標產品、本地化貸款和基於區塊鏈的軌道,每天結算數十億美元的穩定幣。
規模不再是優勢
表面上看,企業擁有全球影響力、品牌認知度和充足的預算,使他們能夠主導市場,因此規模應該給他們帶來競爭優勢。然而,當涉及到創新時,同樣的規模卻成為一種負擔。
企業內部的每一個新想法都必須經過無數的法律檢查、監管審查和風險評估。最終,金融科技幾週內可以測試的東西,零售商需要整整一年才能獲得批准。不幸的是,股東絕不是一個小因素。
他們期望公司保護和增長其數十億美元的投資。這種負擔使大型零售商優先考慮具有可預測季度收益的項目,而不是實驗。
因此,本可以用於資助新產品的資源往往被分配給更安全的、漸進的升級。即使創新預算獲得批准,它們也經常停留在“試點模式”,從未成為公司核心業務的一部分。
來自監管機構的外部壓力只會加劇問題。2024年,聯邦貿易委員會決定阻止一項246億美元的零售合併,理由是這將減少競爭並導致價格上漲。這提醒我們,對於零售巨頭來說,每一筆重大交易都有可能演變成與監管機構的爭端,從而阻礙創新。
對於零售商來說,規模不再是優勢,而是一個陷阱,使真正的創新幾乎不可能。相比之下,金融科技公司有自由進行實驗,而在當今市場中,速度比規模更重要,最終決定誰將獲勝。
親科技心態
中小型供應商不受同等程度的監管審查或股東要求的約束,因此他們更加靈活。他們的結構更簡單,文化將技術視為業務本身,而不是支持功能。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可以快速推出、測試和調整產品,使零售商將他們視為真正的進步引擎。這種“親科技”心態很重要,因為金融科技公司不是借用過時的基礎設施或無休止地適應遺留系統,而是直接在現代軌道上構建。
在實踐中,這意味著構建在雲原生架構、模組化API和微服務之上——這些工具使他們能夠在不等待批准的情況下整合區塊鏈等新技術。
這使得金融科技公司在定義數位金融的未來方面處於顯著更強的位置——這是零售商尚未佔據的角色。然而,零售商開始接受僅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可以打破他們的創新僵局,正如沃爾瑪和Shein最近的決定所證明的那樣。
2025年,沃爾瑪更換了其先買後付(BNPL)提供商,因為公司意識到現代、靈活的金融科技公司可以更快地交付並更有效地適應消費者需求。同樣,2024年,Shein與一家墨西哥金融科技公司推出了一張聯名信用卡,這表明依賴本地專業知識比試圖內部構建金融產品更安全。
綜上所述,這些舉措表明,曾經試圖排擠金融科技公司的企業現在要求他們為其核心產品提供動力。這將導致什麼?
前路選擇:合作還是邊緣化
BNPL及聯名信用卡只是第一步。真正前沿領域在於加密原生基礎設施,包括代幣化支付、區塊鏈結算通道以及數位忠誠度系統。但挑戰也隨之增加,從跨司法管轄合規到自建鏈上解決方案所需高昂成本,都令難題愈發複雜。
這正是差距拉大的地方:零售商面臨諸多限制,而金融科技公司已經著手搭建底層通道。
例如Circle將USDC整合至支付服務網絡,將穩定幣轉變為主流支付選項。同時,在新興市場,一些初創企業發布了穩定幣綁定卡片API,讓各類商業用戶無需從頭建設即可即時接入加密貨幣支付。這正是零售商再次面臨落後的關鍵節點。
當然,他們可以選擇獨立推進,但那只會重蹈官僚主義與延誤循環,使發展步伐持續受限。因此,與金融科技合作才是唯一出路。由金融科技提供底層通道,由零售商負責市場覆蓋,兩者協作即可實現百萬級別的大規模產品落地推廣。
各大企業必須認識到,當下市場環境下,沒有創新支撐的大體量終究走向死胡同。區塊鏈通道已經到來,把握機遇者將塑造未來,而其他企業則難免被邊緣化。
觀點:Vitaliy Shtyrkin,B2BINPAY首席產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