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位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不法分子以技術創新為幌子,利用虛擬貨幣、數位藏品等新概念實施詐騙的案件層出不窮。近日,上海閔行區檢察院披露了一起以投資購買虛擬貨幣為名騙取被害人錢款的新型金融領域詐騙犯罪案例。被告人吳某等人在經營上海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期間,自行發行、不具有實際價值的「空氣幣」GDFC,騙取被害人資金共計人民幣3500餘萬元,受害者眾多。這起案件不僅揭示了新型金融犯罪的隱蔽性和複雜性,也為投資者敲響了警鐘。
一、3500萬「空氣幣」詐騙案:披著「科創」外衣的金融犯罪
作案手法: 被告人吳某等人在經營上海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期間,以推廣刷臉支付設備業務為由,向被害人承諾支付一定加盟費後即可通過推廣刷臉支付設備或介紹會員等獲得該公司贈送的XD積分獎勵。隨後,他們設置「開放金融發車玩法」,即被害人要將贈送的XD積分變現,需要購買4倍數量的GDFC虛擬貨幣和XD積分進行綁定。
虛假宣傳: 吳某等人隱瞞GDFC幣實際系由該公司控制發行的「空氣幣」事實,向被害人謊稱該幣系境外公司發行,具有極大的升值空間,購買後不僅能將手中的XD積分變現,而且後續能以翻幾倍的價格將該幣賣出後盈利,誘騙被害人大量購買該公司的GDFC幣。
持續詐騙: 後因無人繼續購買,造成GDFC虛擬貨幣價格暴跌且無法兌付,吳某等人又向被害人推出「GM融合」,即GDFC幣可以通過該規則轉換成ME虛擬貨幣,並組織人員拉升炒高ME幣的價格,營造GDFC幣通過「GM融合」轉換後會大幅升值的假象,繼續誘騙被害人購買GDFC虛擬貨幣。
涉案金額與受害者: 經審計,吳某等人以上述方法騙取被害人資金共計人民幣3500餘萬元。相關錢款流入涉案人員個人帳戶。
二、檢察機關「沉浸式」辦案:破局「數位畫皮」
新型金融犯罪: 該案系一起以投資購買虛擬貨幣為名騙取被害人錢款的新型金融領域詐騙犯罪。閔行區檢察院在審查逮捕階段,針對案件涉及虛擬貨幣、「元宇宙」等新概念,「沉浸式」辦案開展偵查實驗,查明涉案虛擬貨幣系涉案人員自行發行、不具有實際價值的「空氣幣」,明確涉案虛擬貨幣的交易流程以及盈利方式,確定該案行為模式。
全鏈條打擊: 閔行區檢察院引導公安機關圍繞收集調取被害人陳述、對被害人損失、涉案錢款流向開展審計等進行補充偵查,最終查明被告人吳某以虛擬貨幣交易為幌子,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式誘騙被害人投資購買,相關錢款流入涉案人員個人帳戶,其行為構成詐騙罪。2025年2月14日,閔行區檢察院以詐騙罪對其提起公訴。
檢察官提醒: 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國家禁止的非法金融活動。市場經營主體和社會公眾應當嚴守法律底線,不參與虛擬貨幣發行、交易、推廣等活動。投資者對於以虛擬貨幣為噱頭的投資項目應當時刻保持警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切勿輕信高收益高回報、升值空間大、知名公司發行等話術,不隨意向不明平台轉帳,不輕易參與不熟悉的投資領域,守好自己的「錢袋子」,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安全穩定。
三、金融犯罪新動向:緊盯科創金融風險邊界
犯罪手段專業化、隱蔽化: 當前非法集資犯罪手段專業化、隱蔽化,不再是簡單的「畫餅圈錢」,而是披著「養老產業」「影視投資」「虛擬貨幣」的外衣,通過股權代持、收益權轉讓等複雜金融工具,利用資訊不對稱誘導投資人參與。
複合型金融犯罪多發: 「信用卡詐騙+貸款詐騙」「受賄+洗錢」等複合型金融犯罪多發。或是通過偽造「白戶」公積金記錄騙領信用卡套現,破壞銀行信貸體系,增加科創小微企業信貸評估難度,通過操縱新三板股價等行為,導致資金在投機領域空轉,難以流向科創產業真實需求端。
新型助貸金融「黑灰產」: 犯罪團伙往往會冒用正規金融機構或平台的名義,通過「低息高額度貸款」的方式,誘騙對資金需求急迫、缺乏專業金融知識的小微企業主陷入「犯罪陷阱」,加重科創小微企業資金負擔,甚至導致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直接影響科技創新活動。
四、守護科創金融:檢察機關的「打擊+保護+協作」
懲治犯罪不缺位: 閔行區檢察院堅持「懲治犯罪不缺位、保障創新不越位」,對於借科創名義但實際實施非法金融活動的,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全鏈條打擊: 閔行區檢察院堅持全鏈條打擊影視投資、虛擬貨幣非法集資等案件,同步審查洗錢等衍生犯罪,聯合監察、公安部門建立反洗錢聯動機制,簽訂合作備忘錄,落實「一案雙查」。
提升專業能力: 閔行區檢察院成立金融檢察辦公室,通過同堂培訓、專題研討,提升檢察官對於區塊鏈、元宇宙等與科創深度關聯領域新型金融犯罪的打擊和辦理能力。
延伸檢察職能: 該院主動延伸檢察職能,走進虹橋基金小鎮、科創園區開展「定制化」普法宣傳,針對辦案中發現的風險向相關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幫助科創小微企業規避融資陷阱,著力打造閔行科創新高地。
結語
上海檢察公布的這起以投資虛擬貨幣為名的詐騙案件,再次揭示了數位經濟時代金融犯罪的隱蔽性和複雜性。不法分子利用虛擬貨幣等新概念,披著「科創」外衣,實施詐騙,嚴重危害社會公眾財產安全。檢察機關通過「沉浸式」辦案,全鏈條打擊,為科創金融發展築牢安全防線。投資者務必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切勿輕信高收益高回報、升值空間大、知名公司發行等話術,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