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最高金融監管機構要求加密貨幣交易所暫停新的數位資產借貸服務,理由是風險不斷增加,並強調制定清晰監管規則的必要性。

FSC已致函交易所,要求其在最終確定指引前暫停新加密貨幣借貸服務。現有合同,包括還款及到期展期,仍可正常辦理。

7月31日,FSC和金融監督院(FSS)宣布成立聯合工作組,制定加密貨幣借貸的監管框架。相關指引將涵蓋槓桿限制、用戶資格以及虛擬資產借貸活動的風險披露。

FSC表示,將對平台進行現場檢查,並對不合規者採取監管措施。

強制平倉凸顯規則制定的緊迫性

此次行動源自用戶損失普遍、包括交易所借貸項目出現數千宗強制平倉的報導。

FSC表示,一家未透露名稱的交易所在6月中旬推出借貸服務後,單月吸引了約27,600名用戶。該平台交易量約為 1.5 萬億韓元(約合 11 億美元)。其中約 13%,即 3,635 人,因加密貨幣頭寸價值下跌遭遇強制平倉。

FSC還指出,兩家公司提供泰達幣(USDT)借貸服務,導致賣出量激增,USDT價格出現異常下跌。該機構表示,如果在缺乏保障措施的情況下繼續開展新借貸業務,投資者資金可能面臨進一步損失。

加密貨幣借貸在韓國仍處灰色地帶

自2020年起,韓國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s)建立了基礎監管框架。其中包括根據修訂後的《特定金融交易信息報告與使用法》實施的反洗錢(AML)和旅行規則要求。

2023年,韓國《虛擬資產用戶保護法》生效,為打擊市場操縱和用戶存款處理不當等不公平行為提供了法律依據。

儘管如此,加密貨幣借貸仍處於法律灰色地帶,缺乏明確的監管框架及許可制度。

相關推薦:加密貨幣借貸平台Figure Technology申請在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