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幾家最大的銀行完成了一項概念驗證(PoC),測試了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在銀行間支付中的應用,標誌著他們所說的首筆通過公共區塊鏈進行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銀行支付。

在瑞士銀行家協會(SBA)的主導下,瑞銀集團、PostFinance和Sygnum Bank對基於區塊鏈的存款代幣和支付基礎設施進行了可行性研究,SBA週二宣布了這一消息。

該測試啟動了一項鏈下法幣轉帳,由區塊鏈上代幣化的支付指令作為"存款代幣"觸發。第一個用例執行了參與銀行客戶之間的支付,而第二個測試了類似託管的流程,該流程將存款代幣與代幣化的現實世界資產(RWA)進行交換,並自動處理交易。

該公告將此次測試稱為銀行首次使用銀行存款和公共區塊鏈在機構間執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支付。

可擴展性挑戰依然存在

SBA表示,該系統的底層智能合約能夠實現"可驗證的流程、技術安全性和符合監管要求",並補充說具有許可應用程序的公共區塊鏈可以觸發"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支付。

雖然結果證實了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機構支付的"可行性",但可擴展性需要"額外的設計調整以及與其他銀行、基礎設施提供商和監管機構的更多合作",SBA補充道。

這項成功的研究可能表明大型金融機構對基於區塊鏈的支付軌道產生了更多興趣,加速了傳統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融合。

SBA成立於1912年的巴塞爾,是瑞士銀行的傘形組織,包括約265個組織和12000多名個人。

瑞銀集團稱互操作性成為可能

該研究表明,傳統銀行存款和公共區塊鏈之間的互操作性正在成為"現實",瑞銀集團數位資產負責人Christoph Puhr表示。

"PoC證明了通過公共區塊鏈實現銀行資金的互操作性可以成為現實,從而推動代幣化資產的創新。"

"這加速了代幣化資產的創新,並使積極塑造金融系統的未來成為可能——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全球範圍內,"他補充道。

在美國,央行也在試驗智能合約和區塊鏈基礎設施。

Pine項目系統概覽。來源:BIS

5月,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創新中心和國際清算銀行(BIS)創新中心瑞士中心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智能合約可以為央行在代幣化金融系統中提供靈活和快速響應的工具。

"智能合約工具包既快速又靈活,"BIS寫道。"在假設情景中,央行能夠即時添加和更改工具。"

智能合約測試場景。來源:BIS

BIS報告還承認,央行可能面臨基礎設施挑戰,因為大多數現有系統缺乏高級用例。

相關推薦:Coinbase 稱穩定幣並未抽乾銀行存款 —— 這一說法是“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