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導的貿易戰對比特幣挖礦行業產生重大影響,與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的爭議可能使美國公司面臨巨額負債。
這是The Miner Mag最新比特幣挖礦更新報告的主要結論,該報告研究了挖礦公司如何在由持續的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塑造的複雜關稅環境中航行。
隨著白宮修改對幾個亞洲國家的關稅稅率,據報告顯示,中國產礦機的有效關稅現在為57.6%,來自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礦機關稅為21.6%。
The Miner Mag還透露,兩家美國上市挖礦公司IREN和CleanSpark最近收到了CBP的發票,指控他們的一些設備來自中國。
CleanSpark警告稱,它可能面臨高達1.85億美元的潛在負債,而IREN正在就與該機構的另一項1億美元爭議進行抗辯。
除了關稅之外,報告稱挖礦收入"仍面臨壓力",網絡的算力價格仍低於每秒60拍哈希,交易費用降至區塊獎勵的1%以下。
在貿易戰中,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家族成員支持的American Bitcoin本月早些時候行使了一項選擇權,從中國製造商比特大陸收購超過16000台礦機。正如Cointelegraph報導的那樣,該協議排除了關稅對價格的任何潛在影響。
比特幣挖礦供應商也被迫適應
比特幣挖礦行業面臨持續的適應壓力——應對不斷上升的成本、縮減的利潤率和日益增長的監管風險。持續的貿易戰只是加速了這一趨勢,推動礦工成為更複雜的進口商,同時使其供應鏈多樣化。
一些分析師認為,美國對挖礦設備的關稅可能會抑制國內對礦機的需求,這可能會給海外運營商帶來優勢。然而,最終影響將取決於美國關稅政策的發展。
在硬體方面,中國製造商比特大陸、嘉楠和微比特都已開始在美國建立設施,以減輕不斷升級的關稅影響。
嘉楠的策略尤為突出:該公司不僅將總部遷至新加坡,還宣布了旨在規避貿易壁壘的美國投資。
相關推薦:ARK Invest逆勢加倉:分別斥資2100萬美元和1600萬美元購入Bullish股份和Robinhood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