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Richard Johnson,Data Guardians Network首席運營官

在持續推動Web3採用的過程中,許多Web3愛好者和組織繼續呼籲各行業擺脫Web2流程。

無論是試圖讓Web3工具感覺像Web2應用程式,還是重新定義商業模式以更專注於Web3基礎設施,都有一個聲音很大的群體相信要拆除Web2才能讓Web3發展。

這種觀點是有缺陷的。

替換現有系統在短期內既不實用也無益處,並且有限制Web3增長和潛力的風險。

獲得人們的支持

Web3為從經濟問題到日常任務的挑戰提供解決方案,但在行業外仍然複雜且令人生畏。

與此同時,牛津大學已經識別出區塊鏈技術的"信任悖論":區塊鏈承諾消除對信任擔憂的保證與公眾形象缺乏對該技術信心之間的矛盾本質上阻礙了其發展。這些趨勢共同表明了大眾市場更廣泛的困惑和缺乏參與。

這一趨勢從根本上意味著用戶很可能會在Web2應用程式上"保守行事",而不是冒險在Web3上進行實驗。正是這種障礙減緩了Web3的採用。創新者不能僅僅依賴Web3的好處,而必須與現有基礎設施合作,如果他們希望吸引更廣泛的受眾。

Web3腳手架

Web2和Web3之間的合作已經在發生,主要由Web2供應商推動。在金融領域,PayPal、Visa和主要銀行等巨頭正在整合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服務,為大眾市場提供合法性。在金融之外,亞馬遜網絡服務(AWS)推出了Web3實驗室,谷歌雲正在使用零知識證明,將Web3編織到傳統產品中。

雖然Web2應用程式正在推動中間立場,但Web3開發者可以而且應該做同樣的事情,利用Web2的既定市場來更快地擴展。正如4G支持5G的推出一樣,Web2流程可以幫助構建更好的Web3應用程式。

實踐中的應用

Web3開發者可以通過優先考慮可訪問性(從流暢的用戶體驗到人類可讀的名稱)來平衡去中心化與用戶期望的Web2便利性。他們還應該認識到他們的產品如何能夠使Web2組織受益。

Web3愛好者經常假設他們方法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避免解釋為什麼它更好的工作。這有疏遠用戶而不是贏得他們的風險。通過與Web2產品的合作來展示實際優勢可以幫助彌合兩個部門之間的差距。

一個明顯的例子是人工智慧和區塊鏈之間的協同作用。如果用於訓練AI模型的每一條數據都在區塊鏈上不可篡改地跟蹤,無論是原始數據還是前沿數據,其來源、使用和結果都可以立即驗證,從而消除此類爭議。

從根本上說,一個好想法無論是否是Web3應用程式都會產生價值。

展示這種價值——即使這意味著與Web2部門合作——將增強工具的合法性並獲得大眾市場更多關注。

參與創新

雖然依靠Web2來建立對Web3工具更大信任可能感覺不舒服,但好處是不可否認的。將任何形式的技術帶給大眾市場都可能產生一系列問題,包括首日漏洞或擴展挑戰。Nielsen的研究表明,與真實世界用戶進行可用性測試可以將產品成功率提高500%。通過這種方式,讓Web2用戶嘗試Web3應用程式將意味著更好的最終產品。

關於"Web2對比Web3"的辯論可能會引起關注,但成功的公司很少通過標籤來定義自己。他們是AI公司、金融機構、消費者平台和數據公司,使用最能服務其市場的任何工具。沒有客戶醒來想要使用"Web3應用程式";他們想要更好的銀行業務、更智能的AI或更有用的平台。

獲勝者將是那些悄悄使用Web3解決實際問題的人,而不是追求純粹性分數。

與Web2合作擴大了用戶基礎,創造了更多測試、迭代和改進的機會。Web3充滿激情的社區尚未達到大眾市場吸引力,實現這一點意味著擁抱幾十年來塑造技術採用的Web2流程、習慣和基礎設施。

觀點作者:Richard Johnson,Data Guardians Network首席運營官。

相關推薦:經濟學家:美聯儲舉措將大幅推高比特幣(BTC)和山寨幣,市場尚未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