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 巴西的相關舉措主要來自企業和地方政府,而非主權層面。

  • B3推出的現貨ETF和縮小至0.01枚比特幣的期貨合約,使財務主管能夠用熟悉的工具獲取、配置及對沖敞口。

  • 新版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標準(涵蓋牌照、反洗錢/反恐融資、治理、安全),自2026年2月起生效,將降低運營不確定性。

  • 關鍵步驟:制定規則→上線標準化接入產品→增加對沖工具→強化信息披露。

巴西到底發生了什麼?

需要明確的是,巴西國家財政部和中央銀行並未將比特幣納入國家主權儲備,也沒有任何法律要求政府機構或國有企業持有比特幣。

實際上,目前是由各地市政項目、上市公司以及新的市場基礎設施共同推動:

  • 2022年,里約熱內盧市長曾提出將該市1%的儲備分配到加密資產,引發了地方財政部門的關注與討論。

  • 企業方面,Méliuz於2025年轉向比特幣國庫策略,獲得股東批准擴大該計劃,並籌集了約1.8億巴西雷亞爾(約合3240萬美元)用於購買比特幣。

  • 公共市場敞口也在增長。2025年10月,OranjeBTC在B3上市,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數千枚比特幣。

  • 中央銀行加強了對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的監管,涵蓋反洗錢(AML)、反恐融資(CFT)、治理及消費者保護等內容,並將在2026年2月開始執行。

下文將詳細解析“現狀”、“原因”以及相關風險。

巴西在2025年加密貨幣採用方面穩居前列

你知道嗎?B3(巴西、證券、櫃台的縮寫)是巴西的主要證券交易所,於2017年通過聖保羅證券、期貨和商品交易所的合併而成立。它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基礎設施之一,也是拉丁美洲首個上市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交易所。

巴西目前已構建了哪些基礎設施?

過去幾年裡,巴西一直在搭建合規且熟悉的渠道來接觸比特幣。

2021年,B3上線了拉美首只現貨比特幣ETF (QR Asset旗下QBTC11),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了一種無需自託管且便於審計的投資工具。隨後又推出了衍生品產品。

2025年中旬,為拓寬參與度並提升對沖效率,B3將比特幣期貨合約 的規模從0.1枚降至0.01枚。該變更通過通告與公告,於2025年6月16日正式實施。

產品創新持續推進。資管機構在B3發行混合型基金,將比特幣與黃金結合,這顯示出監管方和交易所對於加密相關產品進入公共市場已具備較高接受度。

隨著產品發展,相應規則體系也日趨完善。2025年11月,中央銀行發布針對VASP的新標準,包括牌照管理、AML/CFT、治理、安全及消費者保護,並將在2026年2月開始執行監管措施。

對於財務主管而言,這大大降低了依賴ETF、期貨及受監管中介時的運營不確定性。

為什麼巴西的財務主管這樣做?

財務團隊試圖在一個巴西雷亞爾可能因政策決策和外部衝擊而劇烈波動的市場中平滑收益並保護購買力。

通過審計工具持有的小額比特幣分配,增加了一種流動的、非主權的對沖,與美元和本地票據一起,而無需新的託管操作。

這也是關於使用熟悉的渠道。B3上的現貨ETF和上市期貨讓財務主管可以在他們用於其他資產的相同治理和審計程序中進行規模、再平衡和對沖。較小的0.01-BTC期貨合約使對沖更精確且在財務規模上更便宜。

現在有了治理藍圖。Méliuz展示了董事會希望看到的順序:股東批准 → 明確披露 → 執行 → 額外資本以擴大頭寸。這減少了其他首席財務官考慮試點分配的職業風險。

對於那些不能直接持有加密貨幣的人來說,訪問很重要。OranjeBTC在B3的上市為大規模資產負債表上的BTC頭寸提供了股權敞口,使機構可以通過上市工具參與,同時保持在授權範圍內。

最後,監管弧線降低了運營不確定性。隨著中央銀行的VASP標準涵蓋許可、AML/CFT、治理和安全將於2026年2月生效,財務主管可以依賴於持牌中介機構和有據可查的控制,而不是定制的加密基礎設施。

你知道嗎?現貨比特幣ETF是一種持有實際比特幣的基金,讓你可以像其他ETF一樣在證券交易所購買該比特幣的股份。它為你提供價格敞口、每日流動性和審計託管,而無需管理自己的錢包或密鑰,這就是為什麼財務主管和機構通常更喜歡它而不是直接持有硬幣。

風險有哪些,以及巴西如何應對?

巴西了解風險並正在收緊規則手冊。

  • 市場波動性:比特幣可能劇烈波動,因此選擇參與的財務主管通常限制頭寸規模,設定再平衡規則並使用上市對沖工具。B3較小的0.01-BTC期貨合約於2025年6月16日生效,使得更精確地對沖利潤和損失以及流動性衝擊變得更容易。

  • 運營和對手方風險:自我託管、交易所風險和供應商安全並非小事。中央銀行的新VASP標準推動加密中介機構向傳統金融規範靠攏。

  • 法律和執法清晰度:檢察官和監管機構在加密貨幣與刑事案件交叉時需要可預測的工具。一項新法案將允許金融機構清算被扣押的加密貨幣,使其處理與外匯和證券流程一致,並減少執法中的灰色地帶。

  • 公眾形象和披露:“比特幣財政”仍然具有政治敏感性。上市路徑將公司納入審計驗證的報告和持續披露中,涉及風險敞口、託管和風險。這種透明度幫助董事會和監管機構在市場成熟時感到舒適。

對比分析:各地區BTC儲備路徑

各地區的BTC財政路徑

其他國家可以學習什麼

  1. 記住,巴西制定了規則。中央銀行設定了明確的標準,規定何時將加密-法幣轉換視為外匯,並提高了VASP在AML/CFT、治理、安全和消費者保護方面的標準。

  2. 儘早推出簡單的訪問產品。QBTC11及其同業於2021年推出,為機構提供了一個熟悉的、經過審計的工具,而不是迫使他們從頭開始建立託管。有了ETF路徑,財務主管可以在現有授權範圍內確定風險敞口。

  3. 為風險管理者添加對沖工具。2025年6月,B3將比特幣期貨合約規模縮小至0.01 BTC。較小的合約使對沖更便宜、更緊密,允許董事會批准它們,並讓財務團隊更精確地管理風險價值(VaR)和回撤。

  4. 通過公共工具鼓勵披露規範。上市的“比特幣財政”公司如Méliuz和OranjeBTC為審計、董事會流程、減值政策和報告節奏創建了參考點。這些成為其他公司可以複製的模板。

  5. 在聯邦層面以下進行試點。城市或機構試點可以及早揭示政治和會計問題。里約在2022年的1%信號顯示了光學如何迅速成為故事,以及為什麼授權和風險限制必須明確。

整體順序非常清晰:先制定規則體系,再引入標準化接入產品,下調衍生品門檻以支持有效對沖,然後讓信息披露規範自然形成於公開市場之中——只有這樣,“把BTC納入國庫”的討論才真正具有現實意義。

相關推薦:白宮權衡美國國稅局通過CARF對外國加密貨幣賬戶徵稅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