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her聯合創始人Reeve Collins預計,“所有貨幣”將在2030年成為穩定幣,這也是金融形式全面上鏈的一個重要趨勢。
Collins在新加坡Token2049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所有貨幣,包括法定貨幣,未來都將以穩定幣的形式存在,只是名稱仍為美元、歐元或日圓。
他補充稱:“穩定幣本質上就是美元、歐元、日圓等傳統貨幣,預計到2030年將在區塊鏈網絡上流通。”
Collins認為,未來五年內,穩定幣將成為資金轉移的主要方式,因為資產的代幣化優勢已讓傳統金融行業無法忽視。
他還表示,這一轉變很可能提前實現,因為本質上,穩定幣就是在區塊鏈上進行資金轉移,無論名稱如何。
美國加密貨幣政策轉變是行業最大利好
Collins表示,美國政府今年對加密行業的積極“政策轉變”是加密貨幣市場迄今遇到的最大利好。
他指出,許多大型傳統金融機構因擔心政府監管而不敢涉足該行業,雖然行業仍存在一定灰色空間,但現在的局面已完全不同。
這位Tether聯合創始人表示,這一轉變“打開了閘門”。傳統金融行業正在加速進入加密領域,基於區塊鏈的穩定幣因其實用性成為關注焦點。
他說:“每一家大型機構、每一家銀行,每個人都想發行自己的穩定幣,因為這很有利可圖,也是更優的交易方式。因此,隨著閘門打開,中心化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的界限將逐漸消失。”
“未來,各類應用將實現轉帳、貸款、投資等功能,融合傳統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投資方式。”
代幣化敘事強勁
Collins表示,代幣化資產相較非代幣化資產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效率,因為它們能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轉移,無需中介,因此潛在收益更大。
“這也是代幣化敘事愈發強勁的原因。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代幣化資產的實用性遠超非代幣化資產。即使是同類型資產,上鏈後實用性提升也意味著回報增加。”
全面上鏈的風險
不過,Collins也指出,全球金融發生如此巨大轉變同樣存在風險,例如區塊鏈跨鏈橋、智能合約和加密錢包的安全問題。
他還表示,網絡攻擊和社會工程攻擊同樣是必須解決的關鍵問題,但他強調整體安全水平“正在提升”。
Collins表示:“傳統的權衡依然存在。如果用戶希望完全掌控資產,雖然技術上可行,但門檻較高。”
“如果選擇像傳統銀行一樣信任第三方,目前已有許多相關服務,如託管和非託管服務,這些服務將更加完善,未來用戶選擇將更為豐富。但技術風險始終存在。”他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