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Joshua Chu,香港Web3協會聯合主席

當你年輕時,你經常因為缺乏經驗而感到被輕視。然而,我們的長輩會同時向我們感嘆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

比特幣,就像任何年輕的新興技術一樣,也是如此。早期充滿不確定性,但也充滿無限可能的承諾。時間站在我們這一邊,讓我們學習、適應和成長。

然而,當我們進入中年時,被早期的勝利和日益增長的認可(或採用——從技術意義上說)蒙蔽了雙眼,我們開始以越來越狹隘的視野追逐成功和不斷增長的財富。這正是比特幣今天所處的位置,終於被機構接受,成為日常新聞的話題,每一步都受到慶祝,但也承受著期望的壓力。這個階段帶來緊迫感、風險和失控的恐慌。

隨著曾經無限機會的視野收窄,終結前的那一刻會感覺如此突然和危險地有限。

比特幣在2025年的快速上漲正遭遇自己的中年危機。其作為新興技術的青春期指數增長正在消退。最近,CleanCore Solutions在宣布計劃跳上加密貨幣財庫潮流、轉型成為狗狗幣財庫公司後,股價暴跌60%。

這次崩盤表明投資者對投機性加密貨幣舉措日益懷疑,這反映了比特幣面臨的更廣泛挑戰,因為它在日益增長的市場波動中努力保持動力,《福布斯》封面詛咒可能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

關於其持久性、價值和目的的緊迫問題需要答案。就像任何好的遺產規劃一樣,通常建議立遺囑。

比特幣的保質期是多久?

每項技術都有生命週期。比特幣也不例外。比特幣仍然是一項受生命週期動態不變定律約束的技術。比特幣可能有熊市和牛市,但增長週期已經開始縮短。從數字角度來看:

  • 2013年週期增長了310倍

  • 2017年週期增長下降至143倍

  • 2021年週期增長急劇收縮至11倍

  • 2025年週期增長僅徘徊在2.1倍

每個新週期大約是前一個週期的四分之一,這說明了幾何衰減的令人擔憂的模式。

根據學術數學統計,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論文《比特幣、貨幣和脆弱性》,他的"泡沫模型"理論認為,對於非收益資產,價格增長不能無限期地持續上漲。相關:在2025年擁有一個完整的比特幣——到底有多稀有?

當一項資產本質上成為"基於信仰"的資產時,市場現實和紀律最終會使這種勢頭向下,最終,乘數可能跌破1,從增長模式轉向收縮模式。沒有任何經濟或投機性運行能夠逃脫增長followed by調整或下跌的自然週期。

必須要問的問題是:比特幣是否正接近懸崖邊緣?比特幣爆炸性的青春期是否正在讓位於所有技術最終都必須面對的自然倦怠,還是會有第二春,終結尚未出現在地平線上?

加密貨幣作為"基於信仰"的資產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Joe Lubin曾經闡述了以太坊價值基於"對以太坊區塊鏈的信仰"的願景。在2017年與《每日秀》喜劇演員Ronny Chieng的採訪中,Lubin轉而表示,當人們相信加密貨幣時,僅此一個因素就足以"滾雪球般地發展成社會認為有價值的東西"。

在同一次採訪中,他建議通過這樣做(擁有信仰),它將"很像美元"。他的觀點似乎表明,貨幣在其核心也僅僅依賴於集體信念和信任。然而,這種觀點忽略了法定貨幣的一個重要細節,與比特幣不同,法定貨幣得到貨幣政策、稅收、財政措施的支持,當政府債務違約時,還有緊縮措施等等。

基於信仰的資產將缺乏所有這些價值。雖然基於信仰的資產的價值完全來自市場需求和集體信念,但法幣的後備是由經濟結構支撐的內在價值。

至少對某些人來說,比特幣已經超越了僅僅是另一項資產。在較早的敘述中,比特幣被描繪為對沖通脹的工具,免受政府控制的保護者(至少在監管前時代)。然而,現實總是在變化。

從投資比特幣作為產品轉向區塊鏈作為基礎設施

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通常不是產品,而是支持產品的基礎設施。雖然MySpace和Netscape可能已經消失,但像互聯網這樣的基礎設施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在許多方面,比特幣開始時是一個革命性產品,旨在挑戰傳統金融系統。其流星般的崛起吸引了數百萬人,承諾在金融自由方面的拯救。

然而,就像任何技術產品一樣,它面臨自然限制。即使是區塊鏈,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仍然基於密碼學原理。

相比之下,區塊鏈基礎設施是指使區塊鏈網絡能夠大規模可靠運行的物理和運營組件。這些包括網絡節點(包括完整節點和驗證節點)、網絡協議和維護和支持生態系統的數據存儲系統。

就像任何中年危機一樣,比特幣已經到達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雖然ETF和機構購買類似於比特幣從大學畢業進入中層管理,但比特幣日益減弱的波動性(這也歸因於其早期的爆炸性增長)暗示著成熟,如果不是收縮的話。

認識到這一趨勢,OG投資者要麼從比特幣撤資並重新投資於以太坊等較新代幣,要麼轉向基礎設施以制定長期戰略。然而,這兩種趨勢都指向比特幣的未來。

這種轉變強調了一個基本真理——無論多麼革命性,個別技術最終都有有限的壽命,而持久的基礎設施將比其產品對應物存活得更久。

對於投資者、創新者和政策制定者來說,正如我們自己的髮際線後退或腰圍增加提醒我們生命週期視角對於駕馭比特幣自己的中年階段至關重要一樣,這樣的視角也必須作為我們走向行業生態系統下一個演進的指南。

也許,在你提出一個20年鎖定期的比特幣財庫計劃之前,考慮一下:你家裡有任何41年或更久的電子設備嗎?你甚至在41年前出生嗎?比特幣作為一項技術,從2009年的創世區塊開始,當那些鎖定的代幣完全可用時,它將有41年歷史。反思比特幣的生命週期對於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世界中做出明智的戰略決策至關重要。

觀點作者:Joshua Chu,香港Web3協會聯合主席。

相關推薦:美聯儲"第三使命"或致美元貶值,助推比特幣(BTC)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