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Temujin Louie,萬鏈(Wanchain)首席執行官

機構資本並未跨越橋樑——它在等待合規守門人。雖然跨鏈交易承諾了一個無縫、無國界的加密經濟,但監管壁壘正在每條鏈上崛起。

歐洲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和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旅行規則等新興標準不再是可選障礙。它們決定了誰能在全球流動性競賽中生存。

隨著對加密貨幣興趣的增加,合規正成為比技術更重要的差異化因素。

反洗錢盲點持續存在——橋接仍是洗錢的熱門工具

跨鏈交易的盲點是反洗錢(AML)監控。加密混幣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代幣兌換服務和橋接已處理了數十億美元的非法資金流,最近的取證報告顯示超過218億美元的洗錢資產與這些工具相關。當資金通過去中心化橋接從以太坊轉移到Solana時,傳統AML分析就失去了蹤跡。

來源:Elliptic報告——2025年跨鏈犯罪狀況

許多橋接的架構使錢包來源可能被混淆,破壞了跨網絡的交易追蹤。中心化交易所面臨實施跨鏈監控的巨大壓力,但橋接仍是黑客和洗錢者的熱門工具——執法部門難以跟上。

傳統AML工具不適用於去中心化橋接

傳統AML工具跟不上去中心化橋接創新的步伐。大多數傳統合規解決方案是為具有明確KYC端點的交易所和託管機構設計的。去中心化橋接協議通常缺乏交易對手識別,使旅行規則實施成為一個開放性挑戰。

雖然AI驅動的分析和智能合約插件現在可以近實時自動標記錢包集群和可疑活動,但這些工具仍依賴於中心化數據收集標準,如IVMS 101,該標準假設每一跳都有受監管的中介機構。這與橋接和去中心化協議的無許可性質直接衝突,通常在網絡間留下合規空白。

跨鏈交易暴露旅行規則和管轄權矛盾

跨鏈交易在執行旅行規則時暴露了深刻的複雜性。全球監管機構要求加密服務提供商在超過閾值金額的轉帳中包含發起人和受益人詳細信息——但由於其去中心化性質,橋接和DEX兌換缺乏合規邏輯來顯示這些數據。

歐洲MiCA法規帶來了統一標準,但僅適用於註冊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和授權平台。在此之外,它們無法追蹤全球交易。在美國,最近的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處罰凸顯了嚴格執法的意願——如果不合規,數字銀行現在面臨超過2億美元的AML失誤罰款。

英國制度旨在將監督範圍擴大到註冊之外,使DeFi的AML視角更加廣泛。

每個管轄區都有自己的AML監控規則和系統,這使得追蹤通過橋接跨鏈流動的全球交易變得具有挑戰性。我們需要解決方案來服務符合國際法規的無許可、去中心化系統。如果加密分析服務能夠調整其工具以與去中心化系統無縫協作,它們將面臨重大商業機會。

我們需要更好的橋接AML工具來實現DeFi合規

受監管的DeFi要想主流採用,需要符合AML的橋接。少數項目已經在整合AML工具以符合大多數管轄區要求。然而,不幸的是,不要求去中心化協議犧牲其去中心化理念的AML工具尚未以任何重要方式出現。沒有這種基礎設施,DeFi系統將遠離機構。

即便如此,機構參與者正在試點內置隱私和合規的受監管跨鏈結算。然而,在橋接配備能夠嵌入旅行規則邏輯的服務之前,大規模機構採用將停滯。初創公司的機會是將合規服務創建到協議設計中——那些這樣做的公司將在規則收緊時搶占市場份額。

自我監管的緊迫性

去中心化協議在監管機構強制實施封閉標準之前,自我監管和開發主動合規基礎設施的窗口正在縮小。一些人將此視為對無許可創新的生存威脅——但合規正成為全球規模和可持續合作夥伴關係的唯一通行證。

對無許可純粹主義者來說可能有爭議的是,跨鏈合規不僅僅是監管負擔——它是商業必需品。在場邊等待的機構可能很快會主導採用條件:合規或排斥。

一些人會反對,認為優先考慮AML規則和監管要求破壞了加密貨幣的無許可精神。其他人會爭論旅行規則合規的反隱私影響使每個橋接都成為監控的薄弱環節。儘管如此,市場現實正在轉變——各管轄區制定的規則正在為機構資本鋪平道路。

忽視跨鏈合規不僅有風險——這是市場劣勢。這個領域的贏家將把合規視為設計原則而非複選框。這就是DeFi的演進方式——也是機構資本最終跨越橋樑的方式。

觀點作者:Temujin Louie,萬鏈(Wanchain)首席執行官。

相關推薦:Cboe計劃在美國推出10年期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