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話李話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週一(10月6日)的時候,比特幣的價格再一次創下了歷史新高,漲到了 12.6 萬美元附近,加上最近這些天 BSC 上面的各種土狗及暴富段子(故事)不少,似乎有些小夥伴又按捺不住自己躁動的情緒了。

看著比特幣不斷地刷新歷史新高,看著別人玩土狗隨隨便便衝進去就可以輕鬆賺到幾十萬、幾百萬,再看著自己倉位裡面趴著一動不動的山寨幣,心情自然會有點兒複雜,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

於是乎,這幾天陸續有小夥伴就在後台留言問:現在 BSC 上面的XXXX中文還可以買嗎?今年還能有機會看到山寨季嗎?我之前買的XXX幣還能漲嗎?......

對於再一次爆火的 MemeCoin,我個人目前不會考慮去參與,因為我現在的主要時間和精力不在這個事情上面,但我也會始終抱著開放的態度,即也不會反對任何人去參與,這裡我們還是保留之前文章裡面的建議:做好自己的研究、想明白自己是局中人還是局外人,適度選擇性參與、拿著自己能夠承受歸零的資金去玩兒就行。

至於山寨季的問題,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吧:

- 如果你認為自己持倉的幣種都暴漲了,才能叫山寨季來了,那只能祝你好运了。

- 如果你比較看重諸如 Altcoin Season Index 這樣的指標,如下圖所示,那麼我們剛剛似乎已經經歷過一波兒新的山寨季階段了,近期諸如 BNB、MNT、ZEC、ASTER 等山寨幣的漲幅都比較大。

- 如果你更在意 TOTAL2、TOTAL3 這樣的市值變化數據,那麼我們其實也能夠看到,最近 TOTAL3 市值也經歷了歷史新高並達到了 1.19 萬億美元,如下圖所示。

簡而言之吧,並不是說只有等到所謂的山寨季到了,你的山寨倉位就會自動賺到錢,記得我們在之前關於山寨季話題的系列文章裡面也做過梳理,本輪週期開始的所謂山寨季更多是迷你或局部性的,很難(或不會)再出現像之前牛市那樣的普遍性山寨季了。

根據 Coinmarketcap 數據顯示,在 2021 年前後的牛市中,加密市場的總代幣數量也僅有 2 萬種左右,而目前(截至 2025 年 10 月 8日)市場上的總代幣數量已經超過 2200 萬種,另外現在每天還有約 5 -10 萬種新代幣不斷地誕生,如下圖所示。

但市場的流動性是有限的,也就是說,由於代幣數量爆炸式增長、資金流動性被極度分散,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再出現像之前牛市那樣的普遍性山寨季基本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也必須要接受這種現實。絕大部分的山寨幣,最後的結局只能是歸零。

聊完了山寨幣,接下來我們繼續聊聊宏觀話題。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美元指數(DXY),如下圖所示,可以繼續看到,今年以來,美元正在持續走弱,由此帶來的最直觀變化是美元資產的吸引力在下降,而諸如黃金、比特幣這樣的資產類型則在持續地創造歷史新高。

而且,從上圖我們還能夠發現,過去的兩輪牛市行情也都對應著美元的貶值階段,比如 2017 年開始的那一年,美元指數跌幅近 10%,與此同時加密市場迎來了大牛市,比特幣全年整體的漲幅達到了 2300%。再比如 2020 年開始的那一年,美元指數也經歷了暴跌,與此同時比特幣的整體漲幅達到了 1000%。如下圖所示。

既然上面提到了黃金,那麼接下來我們繼續把比特幣的走勢和黃金的走勢做個對比看看,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明顯地看到,本輪牛市以來,黃金和比特幣整體走勢上可謂是共同節節攀升,尤其是黃金,今年以來的表現非常搶眼,從 1 月 1 日以來已經飆升超過 50%,而年初至今比特幣的漲幅只有 34% 左右。

這也直觀反映出了市場的避險需求與風險偏好是同步增強的,即,資金(投資者)一方面在配置諸如黃金這樣資產的進行避險,另一方面也在追逐諸如BTC 這樣高波動性的風險資產。

當然了,價格的漲跌是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美元指數只是一種比較直觀的反應,這裡面的核心因素包括了美國的貿易關稅站、部分國家地區地緣政治的局勢、全球通脹壓力、法幣持續貶值等因素。

而且我們上面談論的也是主要的方向和趨勢,在實際的變化過程中,不論是黃金與美元指數,抑或是比特幣與美元指數,某些時候其實也會出現階段性脫鉤的情況。記得之前我們已經分析過比特幣與美元指數的兩次脫鉤問題,如下圖所示。

另外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們也比較看好今年第四季度的機會,並說到比特幣有一定的概率會繼續嘗試突破歷史新高,這裡面其實也有一些基於宏觀角度的考慮,而本週,比特幣已經再次創造歷史新高,黃金也已經站上了 4000 美元的歷史新高里程碑。

簡而言之吧,概括起來就是,美元作為全球資本市場的主要風向標,它的波動與貶值,通常會成為全球風險類資產牛市的推動力,這裡面會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和週期性規律,但牛市也往往會意味著新的泡沫正在形成,這裡面既是機會,其實也是更大的風險。

接下來,我們繼續看看更宏觀維度的 Global M2(即宏觀流動性)數據,目前全球 M2 總量已經超過了 113 萬億美元,也創造了歷史新高,因此從宏觀流動性的角度來看,目前比特幣依然處於一個牛市的上升趨勢中,如下圖所示。

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提及過 Global M2 這個數據,這個指標一段時間以來與比特幣走勢之間差不多存在 70 天左右的滯後性,如果在不出現新的更大的黑天鵝事件影響的情況下,也許 2025 年 6 月份 BTC 可能會重新反彈到一個階段性高點。如下圖所示。

現在回顧來看,當時的猜測也基本符合了走勢,比特幣在 7 月初重新迎來了歷史新高,如果上面的這種關聯性還能夠有效,那麼這裡我們不妨繼續做個猜測:隨著 2025 年 7 月份開始(到現在)美元指數進入底部區間震盪,同時 M2 增速也似乎開始階段性出現走平,如果接下來不發生什麼新的黑天鵝事件,那麼理論上推測(基於歷史週期與流動性走勢的滯後關係)來看,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這波兒新高(即 9 月底以來的這波比特幣上漲)應該就是今年最後的階段性高潮了。

換句比較好理解的話說就是,今年接下來的幾個月,比特幣大概率可能會在 10-13 萬這個區間進行震盪,而這個時期往往也是部分山寨幣表演的最後階段性機會,也就是會再次出現所謂的山寨季(局部的、迷你的),隨後,我們就可能會陷入比較長一段時期的“階段性熊市”,除非宏觀條件或宏觀數據能夠繼續發生新的變化,那麼我們才有機會(在明年上半年)繼續享受到牛市的延長。

對於我們普通的投資者而言,牛市最後的階段性高潮是最佳的分批退出時機,但往往也是人們最不願意退出、甚至變得更 FOMO 的時期,建議還是應該保護好自己的資金,不要被市場輕易淘汰,給未來留出更多的可能性。

相關推薦:比特幣(BTC)投資者可將價格目標上調,分析師稱新底線為11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