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積極擁抱數字資產、加速構建數字金融新基建的背景下,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進展浮出水面。2025年9月27日,據財新網報導,香港金管局助理總裁(外事)許懷志披露,香港第三批代幣化債券將不只是資產端代幣化,更考慮落實資金端的代幣化,鑑於香港資金端代幣化發展早、最成熟的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這批代幣化債券的資金端有可能接入CBDC認購。這一舉措,不僅將進一步推動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的數字化轉型,更可能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一條全新的、高效的數字路徑。
一、香港代幣化債券:從資產端到資金端的全面數字化
香港特區政府自2019年起已發行總值約3860億港元的人民幣、港元、歐元和美元債券,並在2023年2月及2024年2月成功發行兩批代幣化綠色債券,規模分別為1億美元和7.5億美元。這些實踐,使香港在全球代幣化債券領域走在前列。
第三批代幣化債券的創新: 此次第三批代幣化債券的創新之處在於,它將不只是資產端代幣化,更考慮落實資金端的代幣化。這意味著,除了債券本身在區塊鏈上發行、登記和交易外,認購債券的資金也將以數字形式進行。
接入CBDC認購的可能: 鑑於香港資金端代幣化發展早、最成熟的是央行數字貨幣(CBDC),這批代幣化債券的資金端有可能接入CBDC認購。這將是CBDC在真實金融市場應用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也為未來數字資產與央行數字貨幣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範例。
二、《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數字金融新基建的藍圖
香港證監會與金管局於9月25日聯合發布了《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為香港成為全球固定收益及貨幣中心描繪了清晰的藍圖。
四大支柱與十項倡議: 《路線圖》圍繞一級市場發行、二級市場流動性、離岸人民幣業務及新一代金融基建四大支柱,提出了十項關鍵倡議。
賦能市場創新: 《路線圖》強調開拓新局面,包括提升離岸人民幣的使用規模和流動性,以及發展新一代金融基建以賦能市場創新。代幣化債券接入CBDC認購,正是新一代金融基建賦能市場創新的具體體現。
抓住人民幣國際化機遇: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強調,將抓住人民幣國際化及市場數碼化的機遇,推動創新與發展。代幣化債券接入CBDC認購,無疑將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一條全新的、高效的數字路徑。
三、港股上市公司積極佈局:數字資產投資熱潮
在香港積極推動數字金融新基建的同時,港股上市公司也積極佈局數字資產投資。
智雲國際購入比特幣: 9月27日,港股上市公司智雲國際披露旗下全資附屬公司智雲曠士有限公司已在香港一家受監管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服務供應商完成比特幣賬戶的開立,並且通過集團內部資源購入超過一枚比特幣,平均購買價格為約118,000美元。這表明港股上市公司對數字資產的配置熱情持續高漲。
四、數字金融新基建: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
代幣化債券接入CBDC認購,不僅是香港數字金融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將對國際貨幣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提升跨境支付效率: CBDC的接入,將使代幣化債券的認購和結算更加高效、低成本,進一步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如果接入的CBDC是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這將為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使用提供新的場景和動力,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構建多元化數字貨幣生態: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認為,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的戰略價值,遠不止於技術突破與制度創新,其更深層意義在於通過構建“多邊合作、多方共贏”的數字貨幣生態,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向多元化演進。代幣化債券接入CBDC認購,正是這一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結語:
香港第三批代幣化債券或將接入央行數字貨幣認購,是香港在數字金融領域邁出的關鍵一步。這不僅將加速香港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的數字化轉型,更可能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一條全新的、高效的數字路徑。隨著《固定收益及貨幣市場發展路線圖》的逐步落實,香港有望成為全球數字金融新基建的重要樞紐,在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構建安全高效的數字金融生態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