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Hyperliquid於2025年7月處理了約3300億交易量,短暫超越Robinhood。
分鏈架構帶來中心化交易所級別速度,同時確保資產託管和交易執行全程鏈上。
HLP金庫與Assistance Fund回購機制將交易者、做市商和代幣持有者利益綁定,形成正向循環。
大規模空投、Phantom Wallet整合和自主融資運營吸引並留存用戶。
自Layer 1(L1)主網發布一年後,Hyperliquid已成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領先的永續合約平台之一,2025年7月交易量約3190億。值得注意的是,核心團隊僅有11人。
什麼是Hyperliquid?
Hyperliquid是一家基於定制Layer 1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
其鏈分為兩個緊密銜接的核心:HyperCore負責鏈上訂單簿、保證金、清算和結算;HyperEVM作為通用型智能合約層,直接與交易所狀態交互。
兩者均由HyperBFT(HotStuff範式的權益證明共識機制)保障安全,實現單一交易順序,無需依賴鏈下系統。HyperEVM已於2025年2月18日上線主網,為交易所核心引入可編程能力。
你知道嗎? Hyperliquid實現了中位數交易延遲僅0.2秒(99百分位延遲低於0.9秒),每秒可處理高達20萬筆交易,速度媲美中心化交易所。
3300億月度的數據表現
據DefiLlama數據顯示,7月成為Hyperliquid迄今表現最強勁的月份,平台當月永續合約交易量約3190億,推動DeFi永續合約總量創下4870億新高,較6月增長34%。
據媒體報導稱,行業追蹤者還公佈了包含現貨交易的合計3308億數據,這意味著Hyperliquid短暫超越Robinhood。
Robinhood 7月數據為:2091億股票名義交易額、168億加密貨幣交易額,以及其子公司Bitstamp的119億,總計約2378億。
據多家媒體指出,7月已是Hyperliquid連續第三個月交易量領先Robinhood,這對於僅11人團隊而言極為突出。且這些為月度數據,非累計總量,表明平台持續高頻活躍,而非偶發激增。
為吞吐量而設計
Hyperliquid的規模得益於在單一共識下精細拆分的狀態機。
HyperCore作為交易引擎,將中心化限價訂單簿、保證金核算、撮合和清算全部鏈上實現。據官方文件強調,平台避免了鏈下訂單簿。每個資產的訂單簿都作為鏈狀態存在,採用價格-時間優先撮合。
HyperEVM是同鏈上的以太坊虛擬機(EVM)兼容環境。由於與HyperCore共享共識和數據可用性,應用可直接圍繞交易所構建,無需離開L1。
兩大組件均依賴於HyperBFT,這是一種基於HotStuff範式的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能夠確保系統內所有交易順序的統一。該設計旨在確保資產託管和交易執行全程鏈上,並實現低延遲的終局性。
這一架構有別於傳統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模式,例如依賴流動性池的自動化做市商(AMM,自動化做市商),或採用訂單鏈上、撮合鏈下的混合訂單簿DEX。
Hyperliquid將核心交易邏輯(訂單簿、撮合、保證金和清算)全部鏈上運行,同時支持EVM應用原生整合。
運營模式:11人如何實現CEX速度
Hyperliquid在組織設計上有意保持精幹。
創始人Jeff Yan表示,核心團隊約11人,招聘高度謹慎,以確保團隊效率和文化一致性。項目強調保持團隊小規模和高效協作,而非盲目追求快速擴張。
項目完全自主融資,未引入風險投資。Yan認為,這有助於讓所有權與用戶利益保持一致,避免投資人時間表影響。這也解釋了為何平台未選擇主流中心化交易所上幣——重心始終放在技術和社區採用上。
執行流程高度反饋閉環。例如,7月29日API中斷導致訂單執行停滯37分鐘,團隊次日即向受影響用戶補償199萬美元。對於DeFi平台而言,這種快速響應展現了平台對用戶負責的態度。
創始人表示,錯誤招聘比暫不招聘更為不利。
精挑細選的招聘、自主融資和高效事件管理,共同支撐了小團隊以中心化交易所的運作節奏進行管理,並確保資產託管及交易執行全程鏈上。
HLP + 援助基金飛輪機制
協議機制將交易者行為與流動性提供緊密綁定。
Hyperliquidity Provider (HLP) 金庫
HLP為協議管理的金庫,負責HyperCore上的做市和清算。任何人均可存入資金,按金庫盈虧及部分交易手續費分成。通過開放且規則透明的做市商基礎設施,HLP減少了對傳統雙邊做市協議的依賴。
援助基金(手續費回購)
據DefiLlama數據顯示,93%的協議手續費流向Assistance Fund,用於回購並銷毀HYPE代幣,剩餘7%歸HLP所有。這形成了正向反饋機制:交易量增長帶來更大規模回購,減少代幣供應,同時為金庫提供支持。
資金費率機制
Hyperliquid永續合約資金費為純點對點,無協議抽成,按小時支付,最高每小時4%。
費率由固定利息(每8小時0.01%,按小時折算)及由預言機聚合中心化交易所現貨價格得出的浮動溢價組成。
該結構有助於保持永續合約價格與現貨市場的聯動性。此外,買賣雙方均需支付資金費,實現風險共擔,且協議未承諾固定收益。
分配和社區
Hyperliquid的代幣分配高度傾向用戶。
2024年11月29日,項目啟動HYPE創世空投,向早期參與者分發約3.1億枚代幣。該事件與代幣上線同步,強化了社區優先策略。Hyperliquid(HYPE)用於HyperBFT質押及鏈上手續費支付。
據分析師和媒體均指出,Phantom Wallet整合Hyperliquid永續合約後,資金流和用戶採納度明顯提升。
據VanEck7月報告稱,Phantom上線帶來26.6億交易量、130萬美元手續費及約2.09萬新增用戶。據其他報導顯示,前16天內路由交易量達18億。
在產品端,HyperEVM於2025年2月18日上線,支持通用智能合約,便於錢包、金庫及上幣流程圍繞交易所進行整合。這一靈活性吸引外部開發者接入生態,持續推動新市場上線。
你知道嗎? Hyperliquid創世空投向9萬用戶分發了約16億美元的HYPE,約占總供應量31%。在高點價格時,平均每位用戶空投價值超過10萬美元。
質疑與風險因素
去中心化與驗證節點
2025年初,研究者和驗證節點提出驗證節點透明度及中心化風險。團隊已承認相關問題,並計劃在加強安全後開源代碼,同時擴大驗證節點的參與。
集中風險
Hyperliquid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市場份額(通常估算為75%-80%)帶來集中度挑戰。據評論者指出,網絡效應的優勢明顯,但也警示一旦流動性轉移或發生衝擊,單一平台的系統性風險不容忽視。
運營事件
7月29日API中斷37分鐘,導致交易暫停。Hyperliquid次日向用戶補償約200萬美元。雖然快速退款提升了平台響應口碑,但事件也暴露了槓桿交易者在停機期間面臨的風險。
治理和財庫執行
據觀察人士稱,協議金庫如何鏈下或跨鏈分配資金,以及回購機制設計,時常受到關注。這些領域仍是Hyperliquid擴張過程中需要關注的運營風險。
你知道嗎? Hyperliquid依賴由驗證節點維護的價格預言機。若預言機被操縱,可能引發提前或錯誤清算。為此,Hyperliquid限制未平倉頭寸規模,並阻止價格偏離預言機超過1%的訂單,但HLP金庫不受此限制。
結語:Hyperliquid為何能擴張,而其他項目停滯
有四大因素解釋了Hyperliquid的快速增長。
首先,執行為先的鏈設計:HyperCore負責鏈上撮合和保證金,HyperEVM提供可組合性,兩者均受HyperBFT共識統一調度,組合實現近中心化交易所的低延遲,同時保證資產託管和狀態全程鏈上。
第二,通過Assistance Fund手續費回購和開放式HLP金庫,激勵機制與交易量擴張形成自反饋流動性循環。
第三,精幹核心團隊(約11人)降低管理負擔,提升產品迭代速度。
第四,分發優勢(如Phantom Wallet整合)降低用戶入門門檻,在鏈上衍生品市場向好週期中擴大影響力。
對於關注長期可持續性的觀察者,以下幾點值得關注:
驗證節點去中心化及代碼開源進展是否如承諾推進
現貨市場、中心化限價訂單簿及第三方應用圍繞HyperEVM的建設速度
隨著競爭對手採納類似模式,收入及交易量能否保持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