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數位經濟浪潮中,穩定幣正成為重塑金融格局的關鍵力量。近日,市值高達900億美元的中國電商巨頭京東,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在全球主要貨幣國家申請穩定幣牌照,旨在利用穩定幣技術,徹底革新跨境資金流動方式。這一舉動不僅彰顯了京東在區塊鏈領域的深遠佈局,更預示著其將對全球跨境支付市場帶來顛覆性影響。
一、京東穩定幣:效率與成本的革命性突破
京東董事長兼創辦人劉強東在公開論壇上明確指出,京東的願景是構建一個更快速、更低成本的支付系統。他表示,公司基於區塊鏈的全新支付基礎設施,能夠將國際交易時間從傳統的兩到四天大幅縮短至驚人的10秒以內,同時將交易費用降低高達90%。這一效率和成本的革命性突破,無疑將為全球企業和消費者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
京東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在於其內部區塊鏈網路——「智臻鏈」(JD Blockchain Open Platform)。該網路每年透過其供應鏈金融業務轉移的資金已達約70億美元。透過消除傳統銀行、清算機構等中介環節,企業將能夠直接使用穩定幣進行結算,從而實現近乎即時的交易。
二、從B端到C端:京東穩定幣的宏大版圖
京東的穩定幣策略並非僅限於企業端(B端)交易。劉強東透露,一旦基礎設施證明穩定且可擴展,公司計畫將穩定幣的使用擴展到其消費者平台。這意味著,未來京東的近6億活躍用戶有望在其電商平台結帳時直接使用數位貨幣進行日常購物。
憑藉覆蓋20個國家的龐大物流網路,京東具備構建真正全球化支付系統的強大實力。產業分析師甚至預測,京東可能會激勵或要求其平台上的商家接受其穩定幣,以加速其普及和採用,正如支付寶在中國支付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一樣。
三、香港先行:京東穩定幣的試點與儲備機制
京東的穩定幣計畫已在香港邁出堅實一步。其子公司京東幣聯科技正牽頭在香港穩定幣監管沙盒中進行試點專案。據京東幣鏈科技(香港)官網資訊顯示,京東穩定幣是一種基於公鏈並與港幣1:1掛鉤的穩定幣,將在公共區塊鏈上發行。其儲備由高度流動且可信的資產組成,這些資產安全存放於持牌金融機構的獨立帳戶中,並透過定期的揭露和稽核報告,對儲備的完整性進行嚴格驗證,確保了其透明度和安全性。
香港作為區域領先的受監管穩定幣創新中心,為京東提供了理想的試驗田。自2023年啟動沙盒以來,包括渣打銀行和小米旗下天星銀行在內的全球參與者紛紛在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監督下測試代幣化支付系統。
四、群雄逐鹿:穩定幣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京東並非唯一一家瞄準穩定幣市場的中國科技巨頭。以經營支付寶而聞名的螞蟻集團也已表示,其國際部門將在2025年8月香港新法生效後申請穩定幣牌照,並正在探索新加坡和盧森堡的監管審批。
香港的新《穩定幣條例》將於2025年8月全面實施,這使得香港成為亞洲下一波金融科技顛覆浪潮的啟動平台。儘管中國國內禁止加密貨幣,但京東和螞蟻金服等內地企業仍可從中受益,透過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走向全球。
分析師估計,今年全球穩定幣市場規模約為250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攀升至近1兆美元。PayPal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等西方金融巨頭也已推出或測試了自己的基於代幣的結算系統,這表明穩定幣產業正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京東的做法是基於其專有區塊鏈,並直接與其零售生態系統整合,這賦予了它獨特的視角和優勢。然而,穩定幣基礎設施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它更是一個複雜的監管迷宮,尤其是在跨數十個司法管轄區轉移資金時。京東能否憑藉其專屬生態系統和龐大用戶基礎,克服這些障礙,最終在全球穩定幣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結語:
京東進軍全球穩定幣市場的雄心,不僅是其自身業務拓展的重要一步,更是全球數位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透過利用區塊鏈技術,京東有望大幅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降低成本,並最終為全球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更便捷、更普惠的金融服務。未來,隨著更多科技巨頭和金融機構的加入,穩定幣市場必將迎來更加波瀾壯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