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6月4日),韓國共同民主黨領導人李在明擊敗現任保守黨領導人金文洙成爲韓國新一任總統。這位加密友好派的新總統在競選期間曾提出多項扶持加密行業的政策主張,以爭取全國約1500萬加密投資者的支持。 

三大戰略方向勾勒韓國加密未來藍圖

李在明把虛擬資産視爲推動國家金融革新的核心要素,並首次將其納入總統層麵的政策承諾中。其核心目標是通過高層製度規劃,重構加密市場的合規性與安全框架,其在競選期間對加密行業的主要承諾內容包括:

  • 推動現貨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合法化

李在明明確表示,將積極推動現貨加密貨幣ETF的合法化,爲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合規的投資工具。現貨ETF不同於期貨ETF,更直接反映加密貨幣的現貨價格,有助於擴大市場參與度,提昇投資便利性和市場透明度。

  • 允許機構投資者合法進入加密資産市場

他承諾放寬對機構投資者的相關限製,尤其是國家養老金等大型公募基金,將被允許投資於部分加密貨幣及其衍生産品。此舉有望引入更多長期資金,增強市場流動性和穩定性,推動加密産業規模化髮展。

  • 支持韓元穩定幣市場建設

李在明曾在與YouTube創作者進行的一場政策討論中指出,韓國應大力支持基於韓元的穩定幣市場髮展,以“防止國家財富流失海外”。他強調,推動韓元穩定幣不僅有助於維護國家金融主權,還能爲韓國數字經濟注入活力,提昇本土數字資産的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國家養老基金作爲全球規模最大的公共養老基金之一,資産管理規模高達約7000億美元。如果政策允許其投入加密資産,即使以保守的1%資産配置比例計算,也意味着約70億美元的資金將流入加密市場。這一資金規模不僅能夠顯著提昇韓國本地加密市場的流動性和深度,還將爲整個行業帶來強有力的機構背書,增強投資者信心。 

從過往數據來看,韓元在全球加密貨幣交易中的使用頻率已超過美元和歐元,成爲交易量最大的法定貨幣。並且,韓國的加密貨幣熱潮不僅席捲普通投資者,在公職人員群體中同樣呈現出廣泛滲透的趨勢。據韓國政府官員道德委員會今年3月披露的一份數據,在接受調查的2047位公職人員中,超過20% 持有加密貨幣,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投資加密資産的411名官員共持有價值144億韓元(98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人均投資額近2.4萬美元。

尹錫悅時期加密改革:願景豐滿,現實骨感

尹錫悅在2022年也曾以“親加密”形象上颱,但在實際執政期間因缺乏繫統性政策設計與高層推動,導緻改革陷入“雷聲大、雨點小”。 

比如,他曾承諾的開放首次代幣髮行(ICO)市場政策,因監管機構擔憂非法融資與詐騙風險,而始終未能落地;關於加密資産資本利得稅的政策也在尹錫悅任內經曆了多次調整和推遲,雖然最終並未完全取消該稅收,且在其任內並未正式全麵落實徵收,但政策的搖擺極大的增加了市場不確定性;除此之外,尹錫悅任內也僅推動《虛擬資産用戶保護法》第一階段立法,內容側重投資者保護,缺乏對行業創新的積極引導。

2022年5月,LUNA的暴雷事件在全球引髮金融級衝擊,韓國作爲Terra項目的髮源地,受創尤深。然而,彼時新上任的總統尹錫悅政府在危機初期的應對,卻被批評“反應遲緩、缺乏繫統協調”,未能及時保護投資者利益,也令市場對政府監管能力失去信心。

據韓國區塊鏈協會統計,在事故髮生後的2022年下半年,韓國活躍加密錢包數量較年初下滑超過30%。大量散戶將資産轉移至銀行存款或海外平颱。並且,在2023年韓國本土區塊鏈初創企業融資總額同比銳減近60%。多家創業項目陷入停擺或出走新加坡、迪拜等“監管友善”市場,大幅削弱了韓國加密市場的生態競爭力。

新政來臨,韓國交易所格或將重新洗牌? 

李在明的政策信號明顯偏向放寬與規範並舉,這對頭部交易所無疑是一大利好。

Upbit作爲韓國市場佔有率超70%的頭部交易所,早已配合政府建立實名賬戶體繫,並積極與監管機構溝通。李在明政府若推行“分級許可”或“牌照機製”,Upbit有望憑其資源和技術優勢獲益,進一步鞏固壟斷地位。

Bithumb和Coinone作爲當地第二梯隊交易所,若新政策強化風控要求,這些平颱也有機會藉助合規轉型重新擴大市佔率。但需儘快提昇反洗錢與技術安全水平,以應對政策審查。 

而對於Probit、GOPAX 等中小型交易所,若政府推動更嚴格的資産審查和風險儲備要求,這些平颱或麵臨技術與資金門檻壓力,甚至可能被清退。另外,若李在明上任後收緊跨境加密資産流動性,幣安(Binance)、KuCoin等未經注冊的海外平颱可能被屏蔽或限製髮幣通道,用戶流量受限。 

新加坡收緊監管政策之際 韓國能否成加密資本新熱土? 

本週,新加坡政府對加密行業的監管政策來了一個急轉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設定6月30日的最後期限,要求本地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停止向海外市場提供數字代幣(DT)服務,並且不會爲向海外提供服務的本地DTSP製定過渡性安排。 

這一政策變動將迫使加密企業重新評估在亞洲的戰略部署,把視線轉向更具靈活性與政策開放度的市場。

香港地區雖然自2023年重啟虛擬資産政策後,也在大力吸引加密交易所落地,並允許散戶合規投資虛擬資産。但其進展仍受限於金融監管層級多重審批,節奏相對謹慎。日本方麵雖然監管體繫相對穩定、合規框架明確,但其高稅率與較慢的審批機製也使得部分Web3項目望而卻步。

在這場亞洲加密中心的新一輪競逐中,韓國若能迅速落實製度設計並有效落地,有望藉新加坡收緊與港日放緩之機,重塑地區格局,成爲亞洲新一代加密樞紐的有力候選者。

相關推薦:韓國選舉親加密候選人李在明為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