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 1區塊鏈Qubic日前表示"已完成控制門羅幣網絡的嘗試",宣稱其為期一個月的行動在週一成功獲得了門羅幣51%的算力控制權。
根據週一發布的一篇博文,這場"為期一個月、高風險的技術對抗"最終以Qubic掌握門羅幣51%算力而告終。門羅幣共識狀態儀表板顯示,此舉與一次六區塊深度的鏈重組同時發生,該重組導致60個先前有效的區塊被丟棄。
六區塊深度重組指的是區塊鏈用一條更長或累積工作量更高的替代鏈替換最後六個已確認區塊的過程。儘管 Qubic 表示這表明它成功對門羅幣進行了 51% 的攻擊,但多方專業人士對此表示質疑。
開發者質疑攻擊成功的說法
這一聲明立即引發了開發者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僅憑重組現象並不足以證明其51%的攻擊成功。SeraiDEX首席開發者Luke Parker在X平台發文指出,六區塊深度的網絡重組和區塊孤立"並不意味著'51%攻擊'已經成功"。
"這僅僅表明擁有大量算力的對手運氣不錯而已,"他補充道。
所謂51%攻擊,是指單一實體控制了區塊鏈超過一半的挖礦能力或權益,從而能夠重寫交易或完全阻止交易執行。
然而,加密貨幣網絡安全公司SlowMist的聯合創始人鐘陳明週二在X表示:"這次針對門羅幣的攻擊似乎確實已經成功。"他進一步分析道:
"此次攻擊成本相當高,目前尚不清楚這樣做最終能帶來什麼經濟利益.…..理論上,Qubic礦池現在已可以重寫區塊鏈,實現雙花交易,並對任何交易進行審查。"
鏈重組事件始末
Qubic是一個採用"有用工作量證明"模型的layer 1區塊鏈,其設計將挖礦算力引導向人工智能任務,近期則將其計算能力轉向攻擊門羅幣。
在6月30日發布的博文中,Qubic透露已開始通過自身網絡激勵門羅幣CPU挖礦。其計劃是將挖出的XMR用於支持Qubic生態系統的代幣回購和銷毀。博文中稱:"QUBIC 礦工現在執行現實世界的任務(門羅幣挖礦),產生真實的市場價值,從而增強 QUBIC 經濟”
加密項目Qubic、NXT和Iota的創始人Sergey Ivancheglo當時承認,其Qubic網絡正在嘗試接管門羅幣網絡。他在X平台上表示,在獲得網絡大部分算力控制權後,Qubic將拒絕其他礦池開採的區塊。
門羅幣社區在7月下旬對Qubic的經濟攻擊做出回應。社區採取了各自的應對措施,包括針對Qubic礦池發起的所謂的分佈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據稱,在這場持續六小時的攻擊中,該礦池的算力從每秒2.6千兆哈希下降到每秒0.8千兆哈希。
據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在這場網絡動盪期間,門羅幣價格下跌了約8.6%至24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