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BTC需求首次在七個月內跌破日挖礦供應量。
自10月11日以來,現貨BTC ETF淨流出達16.7億美元。
BTC財庫公司交易價格低於淨資產值,表明信心正在削弱,可能進一步給BTC價格帶來壓力。
據一位分析師報告,對BTC的機構需求已降至日挖礦量以下,這引發了對BTC長期穩定性的嚴重擔憂。
BTC供需動態轉變
Capriole Investments負責人Charles Edwards指出,儘管BTC挖礦產出相對穩定,但機構買家的需求"首次在七個月內跌破日挖礦供應量"。
Edwards分享了一張圖表,該圖展示了追蹤三種機構活動的關鍵BTC指標:BTC挖礦量(紅色)、現貨ETF及類似機構買入(淺綠色)以及BTC數字資產財庫(DAT)企業活動(橙色)。
機構投資者購買的BTC總量由藍線表示。
分析數據顯示,自8月中旬以來,DAT和ETF的需求呈現階梯式下降,綜合需求於11月3日跌破日挖礦供應量。上一次機構需求低於日挖礦BTC量是在3月份。
最初,現貨BTC ETF的後續資金流入彌補了企業壓力的減少,從而維持了整體機構需求水平。
在10月11日市場崩盤後,通過現貨ETF的需求也開始急劇收縮。自那時起,這些投資產品已經出現了16.7億美元的淨流出。
10月31日,現貨BTC ETF總計錄得1.91億美元的日淨流出,12只ETF產品均未錄得資金流入。
這一現象表明,繼今年早些時候通過傳統市場工具大量買入並支撐BTC價格後,機構對BTC敞口的投資意願已明顯減弱。
Edwards表達了他的憂慮:"說實話,這是過去幾個月裡讓我保持看漲的主要指標,而當時其他資產都表現優於BTC,"他進一步補充道:
"這不太妙。"
BTC出現不可持續趨勢?
與此同時,BTC的漲勢已明顯降溫,在10月6日創下超過12.6萬美元的歷史新高後,價格已回落至10.7萬美元附近。
從宏觀角度分析,自7月以來,市場一直在10.5萬美元以上的廣泛區間內持續盤整,這清晰反映了市場多空力量之間的激烈角逐。
業內專家指出,由Strategy公司率先推動的DAT趨勢,實質上是建立在借入法定貨幣購買BTC這一傳統金融概念之上。
"目前市場上有188家財政公司持有大量BTC卻並未建立有效商業模式,"Edwards在分析中強調道。
事實上,DAT趨勢本質上是對幣價持續上漲的一種押注,目標是通過價格攀升獲取資本收益。市值對淨資產值(mNAV)比率作為關鍵指標,被廣泛用於評估那些將BTC作為財庫資產持有的公司估值。
金融分析人士解釋,較高的mNAV通常表明投資者基於公司未來增長潛力給予溢價,而較低的mNAV則可能暗示市場對公司債務或其他潛在風險的擔憂。
最新數據顯示,BTC財庫公司的NAV已經出現大幅下跌,導致數十億美元的賬面財富蒸發。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如果這一趨勢持續發展,可能會進一步侵蝕這些公司所享有的市場溢價,因為機構需求下降往往意味著市場信心減弱,這反過來可能加劇市場的賣出壓力。
Cointelegraph在報導中指出,在現貨ETF和以Strategy為首的機構投資者恢復大規模買入行動之前,BTC價格的反彈空間將繼續受到限制。